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娘,別擔心,萬事萬物都講究個順從本心,物極必反,倒不如讓孩子們去嚷嚷著和三郎玩玩,放鬆一下也未嘗不可。」

看著宋三郎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不再是之前死讀書的時候那股沉沉的樣子了,林老婆子也就笑著不再多說。

寒風呼號,小屋子內溫暖如春,一家人安安心心貓冬,時不時逗弄幾個孩子玩,歡聲笑語一片。

這日,宋明玉幾個人都圍在一起背書,互相抽查各自的課業背誦情況,就聞到廚房傳來的香氣,幾個孩子相視一笑,紛紛跑出去,「好香呀好香呀,有什麼好吃的啦~」

柳雪梅笑著,「今日做的是栗子燉蘑菇,還有筍乾炒豬肉,洗洗手準備上桌了。」

「好耶!有蘑菇,最喜歡蘑菇啦!」

「喜歡就多吃點。」

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安心平淡,除了每到晚上就會刮起來的大風,怒吼呼號。一家人也不出屋子,這樣似乎和往年的冬天沒什麼不同。

幾個孩子早早吃完飯,又去看兔子去了。

那窩小兔子如今養在堂屋的一個小角落,宋老漢還打了一個木頭籠子,在裡面鋪上一些乾草,將兔子養在裡頭。

幾個小娃每日最喜歡的便是讀完書就去看幾隻兔子,兔子也越來越油光水滑,長大了許多,擠在一起可愛無比。

一場晚飯吃得開心。

宋老漢心中卻隱隱不安,看著窗外大風呼號,擔憂開口:「這些天來咱們一直封閉在屋子裡,哪都沒去過,村子裡現在什麼狀況也不知道,是應該去打聽打聽。」

這十幾天的安穩日子讓一家人養回了精氣神,但心中仍是警惕的,不敢完全放鬆。

宋老漢和宋二郎每隔幾日就會去燒炭回來,也不走遠,一有情況就往家趕。

前兩天遇到一家人逃難經過,宋老漢兩人仔細詢問一番。才知道外頭山匪橫行,官府接連出了多條政策,但丁點水花都沒有。

一家人本也是福滿鎮上的人,不得已才出城逃難,往鄉下的老宅去。

宋老漢心裡沉沉,戒備了兩日。恨不得砌一道高城牆,將一家人圍在裡頭。

至於縣太爺又下了什麼命令,朝廷如何治災,那些都和他們八竿子打不著,他們只想在這亂世裡頭,安安穩穩活下去。

老宋家雖在村尾,但也能隱隱約約感受到最近的日子不好過。

林老婆子在煮飯的時候都隱約能聽到村裡頭那破鑼一樣的叫罵聲,聲音之大,村尾都能聽見。

眼看著村里越來越浮躁了,宋老漢的心也跟著懸起來,囑咐家中女人孩子。

「這些天更要提高警惕,沒啥事不要出屋子,更不要和別人說話,特別是陌生人。」

宋家人接連點頭,越發小心謹慎起來。

幾個孩子都不敢像以前一樣比拼誰的讀書聲大,只是默默地背書。

宋老漢聽著村子裡的吵架日益頻繁,心裡也愈加不安。

雖說自家在村尾,距離村子還有不短的一段距離,但難免保證不會有人將主意打到自家來。

全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半天,最終一拍板,每日出一個漢子輪流盯梢巡邏,需要提高警惕,特別是注意院子周圍有沒有什麼異樣,有沒有不認識的人經過。

接下來的幾日,天氣更冷了。

大寒風依舊只在夜裡肆虐,白天整個世界都白茫茫的一片,空氣也是沉靜的冰冷。

宋家除了日常巡邏的漢子,其他人都不許出屋子。

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地面,帶著肆虐的溫度,無情地拍打著門窗。那股厚重的霜也越來越嚴重,隨時都有可能將萬物徹底覆蓋,包裹,而後取代。

宋家的漢子按部就班巡邏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

這些天,柳雪梅閒來無事,便研究著灶上的手藝。她剛將出鍋的山藥餅子晾好,撒上些許野果乾,喜滋滋準備讓孩子們來嘗嘗。

一連喊了好幾聲也沒動靜。她將盤子放下,去堂屋裡看了看,只見四個孩子正沉浸讀著書。

林老婆子笑道:「這幾個皮娃子,昨天還說要像三郎那樣努力,今日竟也真的都效仿起來了。還流行起比拼來,約定誰背得書多,誰就能多吃甜嘴。」

柳雪梅也笑一聲,打算等娃子們背完書,再將吃食端出來。

小孩們的毅力還真是頑強,日日天還不亮就將各自娘親推搡醒,那力爭上遊的卷王模樣讓大人們驚奇不已。

不過孩子們喜歡讀書是好事,就連文哥兒都跟著宋明玉幾個孩子學了不少大字,已經能夠讀一些簡單的詩詞了。

柳雪梅開心,高高興興起來給文哥兒收拾讀書,歡喜看著他搖頭晃腦在那小聲背書。

心裡也熨帖無比,剛做好了芋頭餅子,正想端著出去,就看到宋二郎著急進屋,滿身的風霜,道:

「不好了!有人在咱家附近窺探,看那樣子鬼鬼祟祟的,不像是好人。」

宋老漢皺起眉頭:「這種緊要關頭誰能來別人家旁邊蹲點。」

宋大郎也道:「為了以防萬一,得弄清楚那些人的意圖。」

林老婆子又憂愁又憤恨,「這天殺的災年,這麼多麻煩事,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