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孫娘子母子按壯勞力算,加一斗。」

「趙大牛家,掩護眾人離開,回去遮掩痕跡,加兩斗。」

「王大花家,正常分配。」

王大花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大聲嚷嚷著:「怎麼的,憑啥就我家正常分配啊,合著大夥都出人出力了,我家啥也沒出唄?」

李村長面色沉沉,「能加糧食的人家都付出的功勞,理應嘉獎。」

「你說你家也付出了,你說說,你家做了啥?」

王大花支支吾吾,腦中搜索了一大圈,奈何家中男人和她一樣是個只愛占便宜的懶蛋,相當於啥也沒幹。

見她沒說話了,宋老漢又繼續讀下去,直至分完了糧食,村里人又圍在一起提議,如何將城中規劃好。

謝老夫人拄著鳩杖起身:「老身有個提議。」

她指向廣場西側的空地,「那些糧倉該改成義學,稻香村的孩子也有個好地方讀書。」

李村長與村長族老商量片刻,點頭道:「是個好提議。」

歡呼聲淹沒了後續的話語。朱秀兒看著丹娘子泛紅的眼眶,緊緊拉著她的手。

夕陽將眾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有人在修葺好的水井邊試新軲轆,有人把曬好的被褥抱進學堂,趙鐵匠帶著兒子給每家每戶釘門牌。

一切都在朝著新的希望發展。

第79章 生活翻篇

修復學堂的工作最先開始動工。

將選定的空糧倉清理出來,會弄木頭的漢子夜以繼日打出了十幾套桌椅。沒過幾日,學堂還真就像模像樣地做出來了。

各家各戶都拿出從家中搜羅出來的書籍來到學堂,竟將學堂的書架填滿。

「丹娘!」

福子渾厚的嗓音從街角傳來。他扛著新伐的杉木,身後跟著十幾個扛椽子的漢子:「大伙兒商量著,先把學堂梁架換了,之後便能開學咯。」

王蘭提著漿糊桶從隔壁屋子探出頭:「我們也都將窗紙糊好了。」

寶姐兒舉著剛扎的掃帚喊:「還有我,我把蜘蛛網都掃乾淨啦!」

丹娘子望著忙碌的街道,喉頭有些發哽,在這個淳樸的小山村里,整個村的人竟然都如此看重讀書。

這種感覺讓她很感動。

李木匠給丹娘子做了一個新輪椅,學堂竣工這日,稻香村村民第一次聚在一起慶祝。

各家的孩子看著嶄新的學堂,興奮不已,各自呼呼啦啦跑著玩鬧。

正巧今日是個大晴天。一連下了這麼多天的雨,各家孩子對新環境很是好奇。

來到永和城這麼多天,城內很多地方都沒還不曾踏足清理,因此各家大人嚴防自家孩子,千叮嚀萬囑咐不能出門。

好不容易能出門和玩伴們一起玩,肯定要瘋玩一通。

晨霧氤氳,永和城浸在炊煙織就的綢緞里。

朱秀兒將竹簾卷到檐角,正瞧見對街李大娘踮腳往房梁掛紅綢,房梁下懸著兩個桃子。

新漿洗的粗布裙裾在風裡盪出波紋,驚起樑上兩隻銜泥的燕子。

「李大娘掛紅作甚?」柳雪梅抱著陶罐回家,罐口溢出曬乾的艾草香,隨口笑著問道。

「昨日錢叔在護城河邊尋到株野桃樹,說是要討個桃符鎮宅的彩頭,便想著掛上了。」李大娘將紅綢尾端系成如意結,笑意盈盈回著。

柳雪梅笑道:「好彩頭,給我們家也拿兩個,等會我也掛起來。」

李大娘仍是笑,手下動作不停,「好嘞。」

一大早各家孩子都醒了,嚷嚷著跑出門找小夥伴玩。

柳雪梅回屋將陶罐放下,就見十來個半大孩子正推著石碾滾過青石板,碾輪上纏滿翠綠藤蘿。

領頭的大虎把竹哨吹得震天響:「趙叔說碾平這段路,晌午給熬麥芽糖!大家加油呀。」

柳雪梅乾笑一聲,洗了手去準備早食。

炊煙與歡笑聲並起,織就成一幅溫馨的畫。

正午的日頭將榆木門牌曬出松香,趙鐵匠掄錘砸下最後一塊銅釘,抬頭抹了一把汗,緊繃的臉終於露出笑來。

只見那副牌匾上,「稻香義學」四字勾畫得鏗鏘有力。

隨著學堂的牌匾掛上,學堂的工作正式竣工,孩子們都被送去了學堂,不論男女,只要是想要讀書習字的,來者不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童音在穿堂風裡打著旋,謝承宇越背越困,丹娘子的教書聲傳到耳中就變成了催眠曲。

好不容易挨到課間,小胖子打了個哈欠,忽然瞧見宋明玉蹲在廊下搗鼓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