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春雨暖風一吹,人骨頭也酥軟,索性就在家逗逗孩子,等春雨過後開始播種。

這期間灶房間的煙火氣就沒散過。

柳雪梅揭開蒸籠,混著艾草清香的青團讓滿屋人喉頭滾動。

孫家媳婦捧著剛出鍋的槐花餅湊過來:「用兩個青團換一張餅咋樣?我家小子就饞這口糯嘰嘰的。」

「我要換梅乾菜肉包!」貨郎王二擠在人群里舉著油紙包,笑著喊:「這是前日跟獵戶換的野蜂蜜,甜得很,泡水喝小孩最喜歡。」

李大娘也提著新做的豆腐來了,「給我留幾個,今兒一大早小孫兒就吵著要吃。」

柳雪梅臉上的笑意更甚,她做的食物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心中說不高興是假的。

連聲道:「好嘞好嘞,包子還多得很,不用急,一個個來。」

說著便指揮著宋二郎將蒸籠搬出來,一會的功夫便沒了,只剩下換來的一堆東西。

她喜滋滋將換來的物品和食物分類放好,想著等孩子們回來再做一籠。

因著食物和儲備多,各家各戶糧倉都是滿的,飽腹之後便開始追求味道。

做飯手藝好的柳雪梅便成了永和城的『大人物』,老宋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都是拎著各種東西來換的。

柳雪梅平日裡也沒事做,樂此不疲。

再加上秋收和采山貨之後家中存糧多,家中也沒人有意見,開心就行。

不止是老宋家是美食交換中心,大夥都住得近,家中一旦飄出味道,就有人提著東西笑呵呵上門打招呼了。

孫家媳婦把新采的艾草揉進糯米糰,還沒來得及放入蒸籠。

牆頭突然冒出一隻陶碗,王娘子舉著剛醃好的糖蒜,笑道:「用這個換你兩個糰子可好?」

孫家媳婦爽朗笑著,「當然成了,快進屋來。」

不多時,別家的婦人也帶著物品來了,屋內笑哈哈一團和氣,最後各自帶著青團歸家,小娃們最是開心。

集市上也熱鬧,老磨盤已然擺滿各色吃食。錢老漢捧著砂鍋掀開蓋子,醃篤鮮的香氣混著晨霧漫開,他搓了搓手開始吆喝:「春筍是今早新挖的,誰要嘗鮮就拿梅乾菜來換!」

「您老這算盤打得比貨郎還精。」

謝老夫人笑著遞過青瓷壇,「這是我這些天琢磨著做的,你看看,能不能換兩罐春筍。」

錢老漢一揭開蓋子就知道裡面的東西定然是美味,當即笑呵呵道:「必須換!」

李村長杵著拐杖過來了,挨個食攤查看:「朱家媳婦的葛粉圓子呢?今日又沒出攤麼,我家老婆子念叨三天了。」

正說著,就見謝承宇舉著濕漉漉的蓮蓬頭從人群鑽出來:「李爺爺,要不要試試涼拌蓮子?可好吃啦。」

李村長笑著,「我這老牙,啃不動蓮子咯,你拿著自己吃吧。」

謝承宇胖乎乎的小手挖出一顆放到嘴裡,「李爺爺想吃葛粉圓子,我家裡有好多,去我家吧。」

李村長也喜歡小娃的靈動,當即就笑道:「成,那我便去做這一趟客。」

暮色漸濃,春雨撫平了心中的褶皺。

不知誰在簾寮掛起了紅燈籠。雨絲將暖光暈染成流動的琥珀,裹著青團與梅子酒的香氣,把新織的麻布染成溫柔的蜜色。

梆子還在霧裡打轉,趙鐵匠鋪已經騰起第一縷青煙。新打的犁頭在淬火池裡滋滋作響,驚醒了蜷在草垛上的老黃狗。

趙鐵匠掄錘的聲響混著雨點格外清脆。他將廢棄屋樑改成的長椅擺在屋子中間,正在雕刻扶手處的祥雲紋,抬頭瞥了一眼隔壁屋的李木匠,大聲調侃了一句:「老李頭,你這榫頭打得比二十年前差遠嘍!」

「放屁!」木匠李三叔舉著墨斗從衝進來,蓑衣上的水珠甩了趙鐵匠滿臉,「當年給醉仙樓打拔步床的時候,你還在鐵匠鋪子掄風箱當學徒呢!」

趙鐵匠不樂意了,叉腰道:「你才放屁,我早年就當過兩年學徒,早就自己出來單幹了。」

兩個老頭鬥著嘴,手上活計卻不停。鑿子與刨花在雨聲中起舞,漸漸將歪斜的門樓改成帶飛檐的茶寮。

宋大郎拎著陶壺過來添水時,正看見李三叔把曬乾的野葡萄藤盤在樑柱上,紫褐色的藤蔓襯著新漆的朱紅廊柱,竟比縣城的茶館還要風雅。

當然趙鐵匠手下的鐵器也技藝精湛,令人讚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