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死對頭跪下求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卻被拒絕了。

他有些不高興,但想到從今以後再沒有人可以和他爭了,那一點點不高興又消散了。

反正皇位的歸屬已經算是板上釘釘了,他完全不用急於這一時,便聽話的帶著自己的人回了府。

……

一直持續了半個多月,這一場謀逆的風波才漸漸平息。

但水面的平靜不過是表象,水下的暗流涌動暗示著更大的波濤。

這半個多月,沈長樂一直住在宮裡,沒有回去過。

大皇子倒下,他身後那些勢力正好趁這個機會剷除殆盡。

首當其衝的便是盧家。隨著一道道旨意的下達,歷經眾多朝代,家族勢力龐大的盧氏也追隨著大皇子的腳步走向沒落。

這段時間最高興的莫過於二皇子沈延。

在他看來,太子之位已是他囊中之物。

再敢想一點,如果天子因為這場謀害緩不過來,沒準他還能早幾年登上皇位。

不料,又是十幾天過去後的某一天,皇室宗親、朝中重臣突然被傳入宮中,在天子的床榻前聽到了一個極其重大的決定。

他要退位,傳位給三皇子沈安。

這一消息傳出去,朝野上下瞬間熱議沸騰。

對二皇子來說,更如晴天霹靂一般。

他好不容易將沈靖鬥了下去,結果卻便宜了周安那個小崽子?

當即就要進宮理論一番,最後是被身邊的幕僚勸住的。

……

天子雖然宣布了要退位,但是一來各項儀式流程需要禮部等人去確認準備,二來天子當前的身體狀況支撐不了參加大的典禮。

所以說目前只是一個通知,真正落實還要等。

對於沈延來說,這便是他最後的機會。

所以,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宮門處出現火光和喊殺聲。

二皇子造反了。

淑妃母子不甘於將爭了這麼多年的皇位拱手讓人,王氏等世家不願意步盧氏後塵,渴望從龍之功的官吏也不想等著日後清算。

但一切都是徒勞的。

他們集結的軍隊順利進了皇宮,就被包了餃子,前後夾擊。

眼看沒了指望,眾多士兵紛紛放下了武器,束手就擒。

最後淑妃母子落得嫻妃母子同樣的下場,王氏也步了盧氏後塵。

自此,三皇子沈安登位的結果便再無改變的可能。

三月十五,三皇子沈安於太極殿正式被封為太子。

所有的儀式都是按照舊例來的,唯獨最後代替帝王宣讀聖旨並授予太子寶冊寶印的人從前朝官員變成了明昭郡主。

百官震驚。但在這麼重要的場合,沒人敢貿然插話攪擾了典禮,只能眼睜睜看著。

第27章

欲重複武穆女帝之故事?

第二天, 三皇子沈安前去太廟祭告祖宗,完畢後回宮,設宴面見群臣, 接受朝拜。

如此這般,儀式全都過完,從今以後, 三皇子沈安便是大衛朝的太子殿下了。

儲位已定,但儲君年歲過幼, 尚無法治國理政,而天子的身體又需得好生修養,萬不可再操勞。

那以後的朝堂政務怎麼辦?

不待大臣們提出這個問題,天子就又下了一道旨意,封明昭郡主沈長樂為攝政公主,代天子處理天下事。

天下人都知道明昭郡主是特殊的,雖然只是個郡主, 很多地方卻能壓皇子公主一頭。

但也沒想到她能特殊到這種地步。

自大衛建國以來, 確實有女子攝政和稱帝的先例, 但那位是正正經經的嫡公主。

而沈長樂身上雖也留著沈氏皇族的血脈, 延續著沈氏皇族的姓氏, 但按照宗法禮規嚴格來講, 卻實實在在是個外人。

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一點是沈長樂無功績在身。如今權柄在手, 怎能不惹非議。

當時的女帝能力壓一重兄弟上位也是因著其在武功方面有非凡建樹, 自十五歲掌軍到三十歲歲登基, 立下無數戰功。

從聖旨下達的那一刻開始, 就不斷有朝臣入宮求見,讓天子三思。

但天子是鐵了心要一意孤行, 朝臣們勸也勸了,跪也跪了,最終也沒能讓他改變主意。

事情就這麼被強硬的定了下來,明昭郡主開始正大光明的上朝理政。

然後就收到了眾多大臣的「刁難」。

他們想,既然直接反對不行,就迂迴著來。好多複雜棘手的事務,連官場上的老大人們都不一定有辦法解決,就不信一個之前從沒接受過這方面教育的女子能行。

等到明昭郡主,不,現在要稱公主了,等到這攝政公主被難住了,就知道朝堂不是過家家,她想進就能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