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上有人家[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池子已經快裝滿,並且變得清澈些許。他們看稀奇似地在水池邊站了會兒,又去洞裡拿陶罐來接水,臉上笑意不斷。

有了水池,晚上做飯容易得多,謝知雲也不用等著齊山一個人幹活兒。淘米、洗菜,這些他都能幫著做,不必擔心獨自去溪邊遇到什麼危險。

吃完飯,把鍋一刷,接幾罐水倒進鐵鍋燒開,就可以兌著洗漱,省時又省力。

第8章 (小修)

竹林的發現,極大改善了兩人的生活。

水池弄好後,齊山又做出兩張竹床。都不太大,但足夠一個人睡下。編張草蓆鋪在最下層,再墊床棉被,睡著也軟和。

乾淨衣裳也有地方放——齊山用竹筒拼出兩個簡易的無蓋箱子,上面用草蓆一遮,再也不必全堆在床頭。

除此之外,山洞裡還多出幾個竹筒和竹片搭建的架子,碗筷、油鹽醬醋瓶子也有歸處。石墩子都換成小竹凳,輕便又舒適,坐上去一點兒也不覺得涼。洞口安上竹門,雖然開關不是十分順暢,但能擋擋風,夜裡不至於抵著頭吹。

洞外也有大變化。

驢棚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才搭好,四四方方的,比齊山還高出一兩尺,四周都用竹子和木頭圍著,只在正面留出門。

旁邊還搭了間更小的棚子,是做茅房用的。雖然小,但費的時間和精力卻是最多。得先挖出足夠大的深坑,再才搭棚,最後還要砍樹裁木板鋪到地上,著實不容易。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楓樹葉子每天被風吹得颯颯作響,不知不覺幾近落光。水管時不時被堵上,煩得兩人又去砍回些竹子,劈開後拿草繩綁在上面充當蓋子,總算不用頻繁疏通管道。

一場持續兩三日的綿綿雨過後,天更冷了些。太陽很少露面,放眼望去總是灰濛濛一片,風也呼呼地吹,冬日的氣氛愈發明顯。

今天難得見到幾縷陽光,但溪水依然冰涼。謝知雲抱著陶罐到小池邊接滿水,趕緊跑回去倒進鍋里。蹲在灶前加把柴,順便把手烤暖和。

這一會兒功夫,水已經溫溫熱,用來淘米洗菜正合適。

他們早上吃得簡單,一般都是稀粥就著餅子。這段時間總看著齊山做飯,謝知雲或多或少也學了點兒。就是慢些,火候也掌握不合適,但熬個粥、做做準備還是不成問題的。

他先舀出些水倒進陶罐,把米淘乾淨。又切下兩指厚的一圈南瓜,小心削去外層的粗皮,然後洗好切成小塊,一併裝進陶罐。架到火堆上煨著,待會兒就能喝熱乎乎的南瓜粥。

接著切一把粗細不均的蘿蔔絲裝進湯盆,往裡舀一碗麵粉,再打兩個雞蛋進去。加一點點水就攪合兩下,如此重複多次,到感覺差不多便停下。等齊山回來,試試濃稠,調個味,就可以開始攤薄餅子。

擔心麵糊里落灰,謝知雲拿盤子扣在上頭,順手把灶台和砧板擦乾淨。南瓜還剩大半,蘿蔔也只切一截,重新裝進竹筐里靠牆放好,還能再吃幾頓。

這些都是前兩天下山,在河源村買回來的。途中果然有見過他們的人問起投奔二姨的事兒,齊山將早就準備好的藉口一說,還把他的路引掏出來看。謝知雲再在旁邊哭幾聲,就沒什麼人質疑。

聽說他們要拿錢買菜,更不會為難,巴不得多要些。因此十分順利地換到不少白菜、蘿蔔、南瓜等,還有雞蛋、米麵也添置了一些。

洞裡還煨著粥,得看著火。謝知雲沒在外邊等人,把削落在木板上的瓜皮端起,快步走進去。

洞口有個竹籠,謝知雲把瓜皮倒進去,往後退幾步,兩隻灰毛竹雞才慢悠悠挪過來啄著吃。

齊山在竹林挖了好幾個陷阱,每天早起都去瞧一眼。但這事兒太講究運氣,這麼多天也才逮到兩隻。因個頭不大,吃不上嘴,就先關著。

它們吃得歡,看著沒什麼毛病,謝知雲沒再管,徑直走到火堆旁坐下。

粥還沒煮開,謝知雲也不急,拿過一旁的枯草慢慢編著。山洞很大,他想弄幾張草簾,把他和齊山睡覺以及外側烤火的地方做下隔斷,這樣要換衣裳、擦洗身子都方便些。

他剛學會,手法還不夠熟練,但好在空閒多,齊山晚上也會幫忙,這已經是最後一塊,弄完就可以拴繩子掛上。

陶罐里咕嘟咕嘟冒泡時,出去放驢的齊山終於回來。

他剛到洞口就揚起手裡的竹雞,「又逮到一隻,今兒可以燉湯喝了!」

一晃有好幾日沒吃肉,想到鮮濃的雞湯,謝知雲不免也覺著高興,笑彎了一雙眼睛,「等晚上吧。早上我熬了粥,麵糊也和了,不過沒調味,你看看要怎麼弄。」

「行,我這就去。」齊山把竹雞塞進籠子,起身往外走。

「先洗手!」

齊山應了聲,到外頭拿竹筒舀出鍋里的熱水認認真真洗了手。剛準備在衣角上蹭蹭,又倏地頓住,最後從衣袖裡掏出方白棉帕一點點擦乾。

把皺巴巴的棉布展開疊整齊,重新塞進衣袖,齊山突然笑了。他以前糙慣了,在外做苦力哪兒有時間顧及這些,放飯的時候生怕跑慢沒得吃。汗流到眼睛裡,才扯起衣角胡亂抹兩下,從沒用過什麼手帕。

手裡這條還是謝知雲用裁完洗臉刷碗的帕子之後,剩下的棉布做的。只是收下邊,一點兒花都沒繡。但齊山依舊喜歡得緊,要不是謝知雲會不高興,他還捨不得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