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梁結束後,看熱鬧的揣著小食慢慢散去,只剩請來幫忙的和一些怎麼都不願回家的孩子。
謝知雲跟著嬸子們到灶前又忙活一陣,很快折騰出一頓豐盛的飯菜。
家裡桌椅板凳不夠多,到山下借來借去也麻煩。乾脆在新房門口用石塊和木板搭出一張簡易長桌,一盤又一盤菜端出來,擺在上面。
大伙兒也不嫌棄,笑嘻嘻拿起碗筷自個兒盛飯。
隨便搬個木墩、石塊坐下,就開始大快朵頤。有些人懶得去找,直接端著碗繞長桌轉圈,時不時停下來伸長胳膊和人搶菜。還要注意來往的小孩兒,免得把桌子撞翻。
趁著大家吃飯的功夫,謝知雲把事先準備的紅封拿出來,給每個幫忙的都發了一份。錢不多,每份只有一個銅板,但是個心意,也是村裡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以後家裡再有什麼大事兒,別人才願意繼續搭把手。
一頓飯吃完,幫忙的領著孩子也陸續散去,山上再次歸於沉寂,只餘下何家兄弟倆還在幫忙收拾打掃。
四雙手一齊動作,收撿起來也很快。
齊山將不屬於自家的那部分碗碟木筷挑出來,問旁邊的何天明:「你看看,是不是這些。」
「沒錯,數量對著,」何天明也沒含糊,仔仔細細清點一番,才開始往桶里裝,「對了,你們要的狗崽有消息了。西山頭陳大家的狼狗生了窩崽,下月十六滿月,我跟他打過招呼,你們到時自己上門瞧瞧。」
「陳大?」齊山疑惑。
何天明解釋:「就是之前帶了很多兔皮來賣貨的那個漢子,大高個兒,眼角有道疤。」
這麼一說就有印象,上回陳大來時也帶了他家的狗,體格健壯結實,一身皮毛油亮油亮的,品相極好。
這陳大做的打獵行當,狗也是專門養來捕獵,必然機警又通人性。
齊山便不再多問,頷首跟何天明道謝,「又給你找麻煩,我們記住了。」
何天明一抬手,哥倆好似地拍拍齊山肩膀,「嗐,這都小事兒。過兩天我把毛料送來,你幫忙上點心就成。」
「嗯,我會儘快。」
上樑宴過後,劉大富和倆幫工又來了幾天。不僅把瓦片都蓋上,還將屋裡的地面重新夯過一遍,頂上的樓板鋪好,土灶也給壘了一個。
住的人少,房屋並沒有建得十分高大寬敞,足夠轉得開而已。先前估算過銀錢,還有富餘。除開堂屋和兩間臥房,乾脆將灶房也一併建好。裡面還做了隔斷,進門往左手邊是火塘,右手邊才是煮飯的地兒,中間到時只需掛張草簾遮一遮就行。
收尾工作完成,就沒劉大富他們什麼事了。照樣好酒好菜將師傅送出門,山上便只剩下齊山在忙。
新房建起,總要配些像樣的門窗,不能和山洞口那樣,搞幾根木頭一捆就了事兒,至少要能掛鎖才行。
之前太忙,齊山抽空也只勉強做出幾副窗框,還差得多。如今不用再操心別的,總算可以專心做木工。
好在之前準備房梁、柱頭的時候,就請幫工們把做門窗要用的木料一併砍回來,省去不少力氣和時間。
只是做木工是個細緻又繁瑣的活計,並非一天兩天就能完工的。齊山竟比之前還忙些,不管天晴下雨,都在刨木頭,有時到了晚上還要借著火光再做會兒活。
謝知雲也沒閒著。
雞鴨和驢子每天要喂,一頓都不能少。
地里的菜也陸續發芽了,或許是因為施過肥,雜草也跟著長得飛快,隱隱有超過菜苗的趨勢。謝知雲得空就去拔一拔,順便捉捉螞蚱和青蟲。偶爾還要和何天珠他們約著挖野菜,再送到鎮上賣掉換錢。
前兩日他跟何天珠等人擺完攤兒後,還特意繞去方宅問了問,得知商隊正在回來的路上,再有三五天就該到家。
於是,他又開始在村里組織收山貨。
齊山忙著做門窗,一晃還要給何天明打家具,實在騰不出空。謝知雲只好喊上何家兄弟倆幫忙送貨,跑一趟給結十五個銅板。
何家都是值得信賴的本分人,不曾動心思自己和商隊搭上線,幾方合作十分愉快。
謝知雲覺得謝家不會再到處找他,又有熟人帶路,膽子更大。河源村收不到什麼東西之後,還到附近幾個村落轉了轉。因頭一回去,每個村收貨都不小,給兄弟倆的跑腿費也適當漲了些。
兩個人各忙各的,轉眼又是十好幾天過去。
齊山日日不停地干,總算把兩間臥房的門窗裝好。
恰逢近來雨多,山洞潮氣重,石壁甚至會滲水長青苔。
兩人商量一下,決定還是先搬家,堂屋和灶房那邊後面慢慢弄,不著急。
說是搬家,其實除了兩張竹床,也沒什麼家當。倆人跑不了幾趟,就將山洞差不多搬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