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柳絮連連點頭,很是贊同,「阿爹就是吃了心軟的虧,若是強硬些,也不至於被磋磨那麼多年。」
何天珠一驚,不由打了個寒顫。心裡琢磨著,他是萬不敢打長輩的,往後嫁人怕是有得挑。
齊山耳尖,在院裡聽見幾個人的嘀嘀咕咕,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卻是什麼也沒說。
有人陪著講些八卦趣事,說說笑笑的,時間倒也過得快。天色漸漸陰了,何天明專程上山來接弟弟和夫郎回家。
站在山坡上,眼看著三人走遠,謝知雲伸了個懶腰,扭脖子說:「坐了一天,什麼事兒沒做成,竟比往日還累些。」
齊山伸手搭上他的肩,下力捏了捏,「那你歇著,我去煮飯。」
「往左邊點,再重一些,」一點兒不疼,還有些舒爽,謝知雲眯了眯眼,「哪能繼續歇,就是得活動一下才好。」
「天也不早,隨便煮些東西吃吃算了。」
走一走,謝知雲感覺身子骨輕鬆許多,拽下他的手握住,時不時蹭一蹭掌心的粗繭,微微頷首,又想起一事兒:「說好搭葡萄架子的,這天都要黑了,還沒動工。」
「又不急著用,明天再弄也是一樣,地上還幹些。」
誰成想,就只晴了一天,天又昏昏沉沉的,風卷落葉直往門窗上拍,好在沒下雪。
兩人還是就近砍了樹樁、木棍回來,又用竹竿在水池邊劃出一塊四四方方的地,就開始動手搭葡萄架子。
風挺烈,手上哪怕帶著手套,在外做活還是有些凍得不聽使喚,隔一會兒就要進屋烤下火。
齊山估摸著時辰,將兩根大棒骨全給剁成塊,倒鍋里焯過一道水後,塞進陶罐,架在鐵三角上小火熬著。
「等外面的活兒做完,差不多就能喝了。」
謝知雲搓搓手,重新帶上手套,起身往外走,「那得抓點緊,早些弄完了事。」
火勢不大不小,正將合適。齊山也沒多言語,緊跟在後頭出去,順手帶上門,只留了條小縫。
忙活大半天,葡萄架其實已初具雛形,大體框架都搭好。倆人又剔些細長枝條,用麻繩一一綁在頂上,就算完成。
謝知雲站在底下抬頭左右看看,笑道:「還挺寬敞的,現在手頭有餘錢,不如去看看石碾,買一套回來,也支在這下頭。稍微有點風雨不怕,離水也近,洗刷都方便。」
「聽說北邊的黑石村有個手藝不錯的老石匠,哪天天氣好,我們過去轉轉。」
齊山伸手搖搖葡萄架子,還挺牢靠,不怎麼晃悠,便放下心來,開始收拾地面的碎屑。
謝知雲彎腰幫忙,嘴裡還在說:「也不用太大的,重了拉不動。每回少磨一些,勤快點兒弄也是一樣的。」
「嗯,只兩個人一回也吃不了多少。磨多了放著還容易壞。」
剔下的細枝沒幹透,不好少還容易熏煙,沒往火塘屋裡收,齊山給捆成束,送到驢棚邊碼好。
順道給大花餵完食水後,繞到另一邊,清點一番雞籠里的雞鴨。確認八隻全在,便放心抵上門板。又從頂上的草窩摸出兩枚雞蛋一枚鴨蛋,這才頂著風往屋裡走。
謝知雲正端一盤削皮切塊的蘿蔔,往陶罐里撥,聽見開門聲頭也沒抬,問:「晚上吃饅頭還是米飯?」
「米飯吧,」齊山進門後不帶停的,直接掀開帘子往灶房去,「切個南瓜,削兩番薯,箜上一鍋,也省得再弄別的菜。」
「行,那你先生火把米煮上,我一會兒來刮皮。」
箜飯得先把米煮開,濾出濃白的米湯後,再蓋在用油翻炒過的南瓜、番薯等菜品之上,小火慢慢燜熟,能掀起鍋巴最好。
冬日裡的冷水燒起來慢,米下鍋後,留謝知雲看火。齊山就提上籮筐,去外面菜地摘菜拔蘿蔔。
這一會兒功夫,天色更黑沉幾分,風也悽厲地嘶吼,冷颼颼的。夜裡說不得有一場大雪,得多備些菜在屋裡,免得到時出來受凍。
「今年似乎格外冷些。」等他拎著菜進門,謝知雲趕緊幫忙分揀出來,靠牆擺放整齊。
齊山也有這樣的感覺,不由慶幸:「幸好柴火忙得早,不然怕是難捱。」
這邊收揀好,鍋里的米終於煮開。撈出來瀝在竹匾中,一人先舀了碗米湯。沒放糖,也能品出些微甜意,熱乎乎地喝下肚,別提多舒服。
接著就快了。
放一點油潤潤鍋,把切好的南瓜和番薯塊倒進去,翻炒兩下,就可以將仍冒著熱氣的米粒均勻鋪上。沿鍋邊淋一圈水,蓋蓋燜個一刻鐘出頭,便隱隱能聞見米飯和老南瓜的香甜氣息。
謝知雲拿著筷子繞去火塘,掀開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模糊了雙眼。擺手拂開,才看清內里。
蘿蔔塊不似先前那樣冒尖,已軟塌下去,染上骨湯的顏色,用筷子輕輕一戳,就留下孔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