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上有人家[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齊山在院外殺魚,刀尖在肚皮上劃道口子,食指一摳,內臟就掏得乾乾淨淨,可比大魚省事兒得多。

二黑嗅到腥氣,饞得不行,在齊山身後又蹦又跳的,還時不時叫兩聲。

不出意料地惹人厭煩,挨了頓罵。

只能悻悻地退開,趴了沒一會兒,又去灶房門口蹲下,守著謝知雲。

它不吵不鬧,謝知雲也就懶得搭理。認認真真將蒿子菜清洗乾淨,切成碎末,拌上臘肉丁和苞米麵,鋪上甑子,加大火蒸著。

又給另一口灶添上火,燒開水後,把蕨菜和香椿分開燙了燙。

齊山宰魚的手法十分熟練,很快就端著收拾好的小魚進門。

一邊往裡撒鹽揉勻,一邊問:「是裹了麵粉炸著吃,還是就煎一煎?」

「煎吧,炸著吃太費油了。」

齊山沒再多說,去外面洗洗手,回來又拍了塊姜,切碎後撒進去,端起木盆上下顛簸幾下。

過了約莫一刻鐘,他便給鍋里倒上菜油,拿鏟子把鍋面到處抹得油潤光亮。

之前也有做過煎小魚,謝知雲對此並不陌生。等油燒熱後,連忙將柴火退出一些,只留小火讓鐵鍋始終保持滾燙。

一條條小魚貼著鍋面擺放,因帶了水汽,發出呲啦呲啦的細響。在熱鍋炙烤下,白肚皮漸漸開始泛黃,魚香味充斥整個灶房。

二黑坐不住,在灶房門口徘徊不停,尾巴搖得飛快。但怕挨吵,並不敢叫出聲。

煎小魚是個耐心活兒,不能求急。齊山立在灶前,手握長筷,來回翻了好幾遍。直至兩面焦黃,魚尾酥脆,一碰就碎,才一條條夾起來裝盤。

謝知雲閒著無聊,還特意數了數,足足十七條,整整齊齊碼在碟子裡,冒起尖兒。

他端著煎魚和涼拌蕨菜往堂屋走,看二黑亦步亦趨綴在身後,指著狗窩笑罵:「少不了你的,一邊兒待著去,再晃到跟前當心挨打。」

二黑似是聽懂,「汪」了一聲,顛顛地鑽進狗窩,安靜下來。

一去一回的功夫,齊山就又做好一盤香椿炒雞蛋。

謝知雲看了看說:「這幾個菜夠吃的,別忙活了。」

「嗯,那我給添上水熱著。」齊山放下油壺,將洗菜的水倒進鍋里。

臨近傍晚,太陽倒是出來了,透過綠林縫隙,照在土牆上。

兩人在堂屋坐下,手裡捧著一碗金黃的蒿子飯,第一筷子都伸向小魚乾。

不過一兩個月大的小魚,刺還比較細小,經煎制後,變得酥脆,完全不用挑出來,混著焦香的魚皮、鮮甜的嫩肉,嘎嘣嘎嘣一起嚼碎後咽進肚裡,那叫一個香。

沒忍住又夾了一條來吃。

太陽曬了一日,路面就變得乾燥堅實,不過地里依然濕潤,正是種地的好時候。

兩人沒再耽擱,早起餵好雞鴨,就出發去鎮上。

聽聞北疆戰事未了,桃源鎮門口依然有難民遊蕩,盤查也未鬆懈。

桃樹上懸掛的紅布巾和木牌都沒解下來,掩映在粉色的桃花之中,好似融為一體,從那中間綻放出來。

已是三月初,去年這時候,商隊已在回來的路上。

但今年換了交易的地方,還不曉得是什麼情況。前幾日去問,府里的下人說是暫時沒收到信。

之後要忙著種地,又有一段時間不能往鎮上跑,兩人決定還是先去方宅看看。

不想敲了幾次門,都沒人應。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時,才有個與方璟有幾分相似的小哥兒開了門,喪著一張臉,口氣不怎麼好:「敲什麼敲?催命吶!」

謝知雲皺了皺眉,按捺住沒發脾氣,好聲好氣地問:「請問方璟方老闆回來了嗎?」

小哥兒面色更黑,嚷嚷道:「你問我我問誰,我也想知道呢。」

謝知雲只覺這人莫名其妙,好在崔秀蘭及時出來,將小哥兒拉到一旁,賠了個笑臉:「原是雲哥兒來了,實在不好意思,府中正忙,二位莫怪。」

謝知雲看她在家,不知怎的鬆了口氣,也帶上笑回道:「嫂子不必用我見外,我們也不進去叨擾了,只是想問問商隊可回來?情況如何?」

崔秀蘭這下也垮了臉,「不瞞你說,我們也正發愁此事兒。早前送出去的信到現在都沒回,只聽消息說嶺南那邊有叛黨趁機做亂,不知道川子他們是不是給卷進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