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上有人家[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都是勤儉樸素的人,也不怎麼挑嘴,有的吃就高興。每回備的飯食都吃得乾乾淨淨, 少有剩菜。

一連大半個月, 二黑碗裡的肉骨頭、油水沒少過,天天吃得肚皮溜圓, 肉眼可見的更顯肥壯。

過了正月十五, 四處串門、走親訪友的村人停歇下來,開始忙地里的活。一早一晚依然有些冷, 不到種田的時候, 但翻地、燒秸稈卻是可以的。家裡餵有牲畜的, 還要把圈裡的糞肥剷出來,提前背去地里。

謝知雲他們也沒閒著,找到里正又買下七八分的荒地。就是離得有些遠,在靠近山腳的地方。

不過這裡沒長什么小樹, 多是些雜草、藤蔓,還算好清理。兩人花了段時間, 給收拾乾淨。

齊山又找何家借了牛車,從頭到尾耕過一遍,才把曬蔫的草莖點火燒了。家中攢的幾袋柴灰也拌上雞鴨糞, 一齊撒進地里。

忙著忙著,已是二月中旬。

天氣越發暖和,棉衣棉褲再用不著穿,早早洗淨曬乾,收進衣箱裡。

山間綠意盎然,農田裡油菜花連成一片,老遠就能聞見香氣。

之前移栽到小院的幾顆野刺花都幸運成活,嫩綠的刺條爬滿竹籬,陸陸續續冒出或白或粉的小花,隨風搖曳。

小蜜蜂和各色蝴蝶整日穿梭其中,翅膀染上金黃的花粉。

正是招蜂的好時候。

去年閒暇時,齊山又掏了七隻蜂桶,還琢磨著做出四個蜂箱。

倆人挑了個晴天,在花叢外、菜地旁、野桃樹下都支好架子,還搭了擋雨的遮蓋,專門放置蜂桶和蜂箱。

不過家附近就這些蜜源,也不適合擱太多,每處都只放置一個。

等忙完,已是晌午過後。

早上煎了一筐野蔥餅,還沒吃完。兩人都有些累,懶得再費心做別的飯食。

只在火塘點燃火,往裡加了些木炭。因是自己收集燒水、煮飯時沒燃盡的柴火,夾進罈子悶出來的,不大經燒,不一會兒就全著了,變成紅通通一片。

齊山找來鐵三角深深插進柴灰,留出短短一截腿在外,往圈上架好兩根長木棍後,就把涼透的野蔥餅擺上去烤著。

外面太陽好,烤火還有點兒熱。他們搬了板凳坐到門口,時不時過去看一眼,翻個面。

野蔥餅很快現出油光,一人拿一個在手裡啃著,又添上新的繼續烤。

謝知雲在手裡倒騰兩下,咬上一口,險被熱油燙到,呼呼吹幾口氣,才嘗到味兒。

剛發出來的野蔥苗鮮嫩,拌上臘肉丁,油香面香蔥香混合在一起,口感豐富。經火烤之後,外殼酥脆,內里卻依是軟乎的。

不聲不響吃掉一半,方騰出空來說話:「剩的那些送哪兒去?」

齊山蹲在火塘邊,伸手將餅子翻個面,毫不猶豫地回:「溪邊野花多,可以給那兒放幾個。其餘的我想安到山崖邊,聽爺爺說好些蜂農都愛這麼做,我們也試試,不成再換地方。」

謝知雲想了想,點點頭道:「我看行,那邊百合、映山紅、野桃子什麼的都多著,應該能引來蜜蜂才是。」

齊山也是看中這點,才決心嘗試的,「下午你在家歇著,我去山崖瞧一瞧。」

謝知雲不依,他心裡也有些打算,同齊山商量:「我想跟去看看,順便挖些蘭草、百合回來,好好養養,到時用盆裝了,說不定也能賣錢呢。」

時下姑娘、小哥兒都有簪花的習慣,文人墨客更是喜好這些,就連他那一身銅臭味的爹都有養花的樂趣。

可見是有市場的,謝知雲覺著這生意應該能做。

再者他以前為討謝東行歡心,還專門研究過打理花花草草。府中大小花園,數他院子裡的花兒長得最好,開得最旺。多少也算有些經驗。

就是家底薄,培育不起名貴品種。

不過在山裡住了這麼久,他以為那些野花野草也別有一番意趣,只要養得好,注重修剪造形,自然會遇見喜歡的人。

等以後攢點錢,摸索出更多經驗,便可以試著養些別的。

對他想做的事兒,齊山就沒說過「不」字。

於是抓緊填飽肚子,夫夫倆便上鋤頭和幾隻蜂桶出發。

因在深山裡,擔心遇見危險的野物,二黑也被允許跟著一起出門。

一進林子,它就興奮得找不著北,在前面又跑又跳,驚得鳥雀四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