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方才走出小巷的那幾步路,海蘭整個人的重量幾乎都壓在她身上,她的胳膊都酸了。
澤芝的目光落在海蘭的腿上,心中百感交集。
這海常在,就算出了冷宮,只怕也是廢人了。
第204章 三年之期已到
自從海蘭出冷宮後,皇帝去延禧宮看過她一次,之後便再也沒有見過她,或許是覺得海蘭的樣子會勾起他的無數煩心事。
永琪與生母團聚,多年來養成的憂鬱沉悶性格也逐漸好轉,皇帝看在眼裡,心中也十分欣慰。
而有了海蘭做助力,如懿對皇帝的影響力呈指數型上升。
魏嬿婉有意為皇帝與如懿之間的感情推波助瀾,便趁著皇帝人近中年感慨時光的機會,多次引導他懷念年少時光,重新喚起如懿與皇帝的青梅竹馬之誼。
清明祭祖宮中擺戲,魏嬿婉更是安排了一出《牆頭馬上》,挑了個與年少時的青櫻有幾分眉眼相似的戲子唱李千金。
如果忽略掉中間皇帝差點收那戲子入後宮的小插曲的話,這個計劃還是很完美的。
經過魏嬿婉與海蘭的不懈努力,雙管齊下,少年郎終於回到了如懿身邊。
加上這一兩年來皇帝與如懿幾乎總是在冷戰,同住一座宮城卻聚少離多,如今倒是有了久別重逢一般的情濃。
過了三月,琅嬅的喪期便滿了三年,當初皇帝答應琅嬅,三年內不立新後。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恭迎鳳王歸位!
最開始是朝臣派自家命婦入宮,從太后處探聽皇帝的口風。
太后這些年潛心禮佛,也不想插手這些事。
面對命婦們旁敲側擊的探聽,太后只是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糊弄過去。
漸漸地,朝臣們也開始上奏摺,稱中宮之位不可長期空懸,當早立國母,以安天下之心。
皇帝一時拿不定主意,便來找太后商量。
「皇額娘,眾臣請立皇后之事,您可聽說了?」皇帝問道。
太后笑道:「何止聽說,哀家得到消息只怕比皇帝你還早呢。」
「哦?」皇帝放下手中的白玉,接過福珈遞來的銀耳羹。
「他們這些朝臣,早在正月十五過完年之後,便陸續派了自家夫人借著請安的名義,來這慈寧宮探聽消息。」太后道。
皇帝嘗了一口銀耳羹問道:「他們倒是精明,那皇額娘是怎麼回復她們的?」
太后狡黠一笑:「哀家啥也沒說,全讓他們自己回家猜去了。」
皇帝覺得銀耳羹味道不錯,三兩口飲盡笑道:「他們估計是在您這裡碰了釘子,按耐不住又開始給朕上摺子了。不過朝臣們說得也有些道理,後位空懸人心浮動,還是要早定中宮,以安國本。」
太后道:「中宮之位,應當是皇帝聖心獨裁,哀家一個老婆子,就不插嘴了。」
皇帝卻道:「皇額娘,擇立繼後事關重大,兒子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今日來慈寧宮,就是希望您能給兒子出出主意。母子連心,這件事上,兒子信得過的也只有皇額娘一人了。」
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道:「擇立繼後,要考慮得事情多了。繼後的兒子也是嫡子,皇帝可有考慮過永琮會怎麼想?」
皇帝道:「就算立了繼後,永琮也是獨一無二的元後嫡子,新後的孩子就算再尊貴,也要排在永琮後面,這一點,應當是天下共識。」
太后看了皇帝半晌,不敢相信皇帝的想法居然如此幼稚。
第205章 你乾脆報她身份證號得了
宮裡的嬪妃阿哥們是活人,不是廟裡的泥胎,你把它擺在哪個位置它就會安安分分地待在哪個位置上。
等到繼後入主中宮,她的孩子也是名正言順的嫡子。
都是嫡子,人家有娘永琮沒娘,別人憑什麼不會起僭越的心思?
何況現在皇帝喜歡永琮,將來繼後的枕邊風多吹一吹,誰知道皇帝會不會改變想法。
太后算是看出來了,皇帝就是想要立後,其他的都不過是藉口罷了。
「既然皇上想得這麼清楚,可是有囑意的人選了?」太后問道。
皇帝道:「兒子尚未選定,想聽聽皇額娘的想法。」
太后挑眉,看來皇帝心中果然有了人選,只是不願意親口提出,想要假借她的嘴來提了。
太后大體能猜得出那人是誰,卻不願意順著皇帝的想法舉薦,而是裝傻充愣道:「現在宮中的高位嬪妃里,純貴妃理當是第一人選。」
皇帝搖頭道:「純貴妃教子無方,永璋和永瑢平庸也就罷了,她還為母偏心,將養子永璜教得憂思疑慮,以至於英年早逝。如此德行,入主中宮又如何能善待永琮?兒子有意選一位沒有皇子的皇妃,這樣才能對所有皇子視如幾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