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懿傳同人] 嬿婉進忠雙重生之女帝臨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92章 言官大戰

太后心知肚明,那點所謂的「好處」,不過是魏嬿婉留給太后的最後一點顏面罷了。

可是現在,除了順著這個台階往下走,太后還有別的選擇嗎?

「好,那哀家就幫她這一次。」太后不知不覺握緊了拳頭。

魏嬿婉,你敢這麼逼迫哀家,真當哀家拿你沒辦法了嗎?

日子還長著呢,哀家倒要看看,沒有婆母的認可,連孝賢皇后那樣的人都難免處處掣肘,你魏嬿婉難道還能翻過天去嗎?

可惜了,她還真能。

次日一早,太后便按魏嬿婉的意思,向皇帝提起了希望能在太子金冊上加上養母魏佳氏的想法。

皇帝原本有些為難,但是扛不住魏嬿婉的哀求,又覺得她多年來撫養永琮盡心盡力,想求個名分做後半輩子的保障合情合理。

況且,這件事該如何落實,魏嬿婉也替皇帝計劃好了。

皇帝聖旨一下,禮部官員尚且不曾說什麼,御史們便先一步炸鍋了,紛紛反對,稱此事並無先例。

可是皇帝早有防備,推脫說他這是尊太后懿旨,這是孝道。

御史們又不能給太后上摺子,想入慈寧宮也是難上加難。

禮部官員更是集體噤聲,他們和魏嬿婉打交道的次數太多了,他們真是搞不明白這群言官們惹誰不好,偏偏要惹令貴妃。

那個女人也是隨便能惹得起的嗎?

御史們便換了策略,開始對準禮部尚書開炮。

管不了皇帝和太后,我還管不了你一個大臣嗎?

一時間彈劾禮部尚書的摺子鋪天蓋地,大意就是禮部尚書要是敢將魏佳氏三個字刻在金冊上,那他就是奸臣。

禮部尚書被逼的沒辦法,只好帶著御史們到慈寧宮求見了太后。

可是牽頭的御史還沒進慈寧宮的門,就被慈寧殿裡衝出來的永琮狠狠地咬了一口。

真的是咬,用牙咬。

慈寧宮可是太后居住的地方,老人們對於血光更加忌諱,慈寧殿前不得見血。

御史們就這樣被轟了出去,牽頭的御史也被治了罪。

是,祖宗家法,御史們不得因言獲罪,但你驚嚇未來太子,血灑慈寧殿,詛咒太后,不治罪就說不過去了吧?

於是,牽頭的御史就這麼被水靈靈地罰去閉門思過了。

剩下的人散了一部分,但也還有軸的,回家繼續寫摺子彈劾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上表辭官,說是不幹了。

魏嬿婉勸皇帝,順勢便給禮部尚書放了半個月的假讓他回家歇著,打造金冊的差事完全交由內務府負責。

差事到了秦立手上,那和在禮部時便完全不一樣了。

御史們雖然不折不撓,繼續掉過頭來彈劾秦立,但是打出來的力道卻與彈劾禮部尚書時完全不同了。

御史能監察百官,卻管不到內宦頭上去。

加上禮部尚書蹲在家裡放假,閒著沒事天天翻典籍,指揮著自己手下那些禮部官員和御史們辯經。

御史們本來就失了主心骨,又不如禮部官員們專業,很快被打得片甲不留,除了倔強的態度值得稱道外,也說不出什麼有用的話了。

經此一役,朝臣們算是看明白了,這位令貴妃可不是什麼嬌滴滴的寵妃,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皇帝想做的事,未必能做成。

但令貴妃想做的事,絕對沒有做不成的。

第393章 太子永琮

九月初一,永琮被正式冊立為太子。

天朝八十多年未立過太子,這次又是皇帝歷險歸來,奉天承運,故而此番冊立儀典籌備得異常盛大。

從先期祭告到授皇太子冊寶、祭告奉先殿、接受王公貴族與文武百官朝拜,再到拜謁祖陵,祭天地,前前後後所有的儀式程序足足走了十天,舉國歡騰。

「養母魏佳氏」五個字,也如魏嬿婉所願被鐫刻在了太子金冊上。

當初魏嬿婉撫養永琮時,皇帝只是允許魏嬿婉照顧她,並沒有給她嫡子養母的名分,如今她卻已經上了金冊。

旁人都覺得令貴妃能有今天已經是榮寵之極,可只有魏嬿婉本人知道,她並不滿足。

金冊打造好後,秦立曾送來給魏嬿婉過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