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派劉統勛為欽差,到各地巡查水利和受旱農田的灌溉情況,又命各地清點各地官倉的儲糧儲種,預備救災抗旱。
這兩件事都不是那麼好乾的,偏偏魏嬿婉早有準備。
魏嬿婉挨過餓,知道老百姓這輩子最看重的就是飯碗,去年是她當政的第一年,也是大豐之年。
豐年糧多,穀賤傷農,那時魏嬿婉為了提振糧價,就借了皇帝的旨意,派欽差、血滴子明暗兩條線去清查各地糧倉的倉儲情況。
自古以來,管理糧倉的官員監守自盜,偷偷倒賣存糧換銀子,或者乾脆將朝廷的買糧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回頭做個假庫存上報的事情便屢見不鮮。
官倉年年查年年有假,這些官員有膽子私吞國帑,自然預備了不少手段應付上差的檢查,欽差下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查起來最好糊弄。
可偏偏魏嬿婉自己就是個最擅長中飽私囊,大搞灰色收入的主兒,下頭人的那些手段,說不定還不如她高明呢。
這一回她跟皇帝「借」出了血滴子,又親自指點成寶,將這些欺上瞞下官員們的手段和要害揭了個底朝天。
成寶帶著人,把各地庫存的真實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收集了不少鐵證。
魏嬿婉抓了幾隻雞出來做榜樣,沒等朝臣們反應過來,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殺了貪墨最嚴重的幾個糧官。
那些官官相護的朝臣們根本沒想到魏嬿婉刀人居然這麼幹淨利落。
等到他們終於回過神來,便開始鋪天蓋地上書反對,指著魏嬿婉的鼻子罵冷酷,擺明了架勢要和魏嬿婉硬剛,甚至計劃著用這件事情「撥亂反正」,順手將魏嬿婉攆回深宮去。
哪知魏嬿婉根本不打算和他們硬碰硬,特下恩旨,催促各地糧官儘快補齊存糧,只要按期補齊,先前的罪過一概不究。
這下子,朝臣們的反對一拳打在棉花上。
世間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朝廷要求糧官按期還糧,這旨意實在是無可指摘,朝臣們反對是不能反對了,只能換了個方式——拖延。
問起來就是特別想還,真要還就是實在沒錢,擺出來的全是困難,要糧沒有,要命一條,有本事你把我們都殺了。
朝廷上下沆瀣一氣,看準了法不責眾四個字,皇上來了都沒辦法,你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女流之輩能把他們怎麼樣?
第631章 分化朝臣
這件事本來就這麼僵持著,看起來是誰也對誰沒辦法,朝臣們滿以為對付一個只知道爭寵和生娃的深宮婦人簡直手拿把掐,直到他們發現一件詭異的事——在無人注意的角落,有幾個地區的官倉開始悄悄地收購糧食了。
鐵板一塊的時候,最怕有叛徒,朝臣們的攻擊重點從魏嬿婉身上轉移,怒火全部傾瀉到那幾個遵照旨意收購糧食補全倉儲的地方官員身上。
可是這些官員就跟著了魔似的,面對彈劾沉默不語,只一味地買糧補倉。
他們心裡也苦啊。
魏嬿婉這個人,她出手太髒了。
她派人收集到了幾個地方糧官能要命的把柄,數量不多,但足夠讓他們家破人亡。
隨後,她便讓血滴子帶著證據直接上門談判,告訴那些官員,要麼帶頭把偷的官糧補上,要麼就等著事情結束之後,死得遺臭萬年。
上的這些人,各自的利益五花八門,現在為了對抗魏嬿婉短暫聯合聲勢浩蕩,但是,群體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極有限的。
魏嬿婉如今被群臣頂著,看起來似乎是沒辦法用倒賣官糧的罪名殺這些糧官,但是這不代表她在風頭過了之後,不能以其他罪名殺了這幾個被捏住把柄的糧官。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同僚早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你死我活了,誰會為了他們這幾個人再掀起對抗君上的政潮?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他們現在咬緊牙關死扛,為所謂「同僚之義」、「撥亂反正」捨去身家性命,哪怕真能扛過這一波查倉,甚至逼得魏嬿婉還政於君退居深宮,也不妨礙她是中宮皇后,太子養母,用那些罪證捏死一兩個沒給她面子的糧官,簡直易如反掌。
沒辦法,幾個糧官只能妥協,開始按照魏嬿婉的旨意收購糧食,補齊虧空。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朝臣們的銅牆鐵壁似的聯盟在出現叛徒之後,終於有了裂隙。
有些膽小的見有人已經妥協了,想著反正今年糧價低,不如趁勢補齊了,皇后心狠手辣,若真將她逼急了再次舉起屠刀,那刀上的血可還沒幹呢。
有了帶頭者,大家的心思便逐漸活絡起來,魏嬿婉見縫插針,威懾一批,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朝臣們組成的堡壘漸漸土崩瓦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