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冰像是觸電一般猛地縮回了手,很快反應過來,從門口那個角度應該看不到她的動作,回過身說:“我有個問題不太明白,正在請教他。”
聲音平穩淡定,表情若無其事,簡直堪稱變臉大師。
燕雪舟從鼻腔里發出一聲不屑的嗤笑,梁冰意識到又說錯話了。
好在陶穎沒多問,和程朗一起走進來,“小會議室現在空著的,我們過去吧?”
當然是空著的,梁冰下午回復完“收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學校的會議系統里訂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剛才還特意提前過去打掃了一遍。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雖然這間會議室面積不算太大,但還是放進去了一張六人位的長條桌,角落裡還有一台可移動投影。
平時各位導師開小組會都要提前排隊預定。
燕雪舟率先落座後,陶穎順勢坐在了他身旁,程朗和梁冰則在他們正對面,但梁冰刻意隔開了一個位子。
燕雪舟打開電腦,“我把幾個選題方向發在了群里,你們看一下——”
他很民主地加了句,“當然了,如果誰有更好的提案,也可以不採納我的。”
“都聽你的。”陶穎笑起來,“我這次主要是來學習的,順便歷練一下。”
程朗用滑鼠劃拉著上下看了看,由衷地欽佩道:“這做得也太好了,每個都可以啊,很前沿,這麼短的時間內你還做了詳細通比?”
他大致看完,“你定吧,我沒意見。”
梁冰舉起手,“我有意見……這幾個選題我都不太懂,能不能稍微詳細地、通俗地講一下。”
燕雪舟沒搭理她,氣壓低沉的樣子。
“我來吧。”程朗自告奮勇地出面,他站起來俯身連上投影儀,“這兩年我的文獻綜述可不是白做的,發了兩篇核心呢。”一邊還閒聊,“你們前段時間看那個新聞沒?有個醫科大學的研究生三年發了84篇SCI,算起來平均半個月就上一篇。”
梁冰忍不住說:“這麼厲害啊?”
“寫網絡小說都沒這麼快吧?我追更的那個作者三天兩頭停更,打賞都不管用。”陶穎吐槽完,疑惑問:“是用AI做的嗎?”
“還真不是。”程朗笑起來,傳授秘笈般揭露道:“我專門去知網檢索過,他發的全都是綜述和相關性分析,還有Meta分析一種統計學方法,通過整合多個研究來提供更可靠的結論。。這是科研圈兒內心照不宣的灌水方式,和雪舟做的那些動輒要驗證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實驗性論文相比,難度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你們以後如果有論文發表要求,也可以……”
“別廢話。”燕雪舟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儘快進入正題。
程朗聳聳肩,開始逐個解說起來——
他的風格不像燕雪舟那麼乾脆利落,卻很有意思,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偶爾還能拋幾個幽默的包袱,梁冰很容易就聽進去了,看得出來他的基本功紮實,雖然整天自黑,但平時應該也沒少努力。
梁冰正認真消化,忽然,桌子底下不知道是誰的鞋尖碰到了她的腿,很輕一下,她心裡咯噔一聲,受驚似的收緊併攏雙腿。
其實很好猜嫌疑人,她抬眸朝斜對面的燕雪舟看去,他正大喇喇地靠在椅背上,手臂屈起擱在桌面,眼神落在電腦屏幕上,剛好陶穎小聲問了句什麼,他稍稍側耳過去。
或許是不小心吧。
梁冰穩了下心神,剛想繼續聽,那條腿又伸了過來,這次他的鞋尖直接點上了她的腳踝,隔著襪子蹭了又蹭,她試圖調整姿勢,又不敢有太大的動作,他卻更加肆無忌憚,一路向上來到了她的小腿。
他的力道不大,甚至稱得上輕柔,就像是羽毛拂過,卻帶起一陣比一陣更強烈酥癢,那種詭異的酸麻感沿著梁冰的脊柱直通天靈蓋,完全占據了她的思維,讓她根本無暇他顧。
實在是太壞了。
那麼遠的距離,他的腿得有多長,才能遊刃有餘地玩這麼一出?
“這最後一個,牽扯到的精準合成,是最近兩年的大熱門,去年天津有個研究所在實驗室內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己糖的人工全合成,發了好幾篇Nature,堪稱吾輩楷模。”
聽到這裡,梁冰再也忍不住,假裝不小心把桌面上的筆推到地面,“不好意思,稍等一下——”
她趁機狠狠朝後挪了下椅子,儘量拉遠和桌子的距離,彎腰俯下身撿起筆時,看到罪魁禍首姿態隨意懶散,一條腿彎屈,另一條腿還抻著,菸灰藍色的牛仔褲,筆直褲管下露出一截灰色的襪子,延伸到小白鞋的交界處——腿是真的很長。
梁冰重新坐直,“產業化可行性方面呢?我看到往年的評比規則中有一項是……”
大概是剛教訓過她,燕雪舟的臉色總算是稍微陰轉晴,很給面子地接了話:“這套實驗構建了從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非自然途徑,反應時長目前最短只要十七個小時,和傳統種甘蔗提取糖相比,實現了從年到小時的跨越,不光是效率高,消耗也更小,算是典型的綠色化學案例。”
陶穎簡直想要鼓掌,“哇,好燃啊。”
梁冰忙說:“那我就選這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