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歸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你把她掰過來看看,是溫書呢?」

陳端儀哭笑不得,這妮子說用功也用功,寫的半張紙還壓在手臂底下。她稍一用力,抽了出來,看見上面寫的是:

「一去蕭蕭,一夢遙遙。曉來千層雪,翻作海底潮。」

青杏問:「小姐,二小姐這是寫的什麼?」

陳端儀拿著那張紙的手攥得有些緊,小槳安然睡著,看起來和平時一樣無憂無慮。她心頭沒過一陣酸澀。

「她想家了。」陳端儀輕聲說。

第11章

蘇嬤嬤果然名不虛傳。惇王妃生辰前,我的坐姿、站姿都已經和小舟差不離了。只有走姿還差一些,據說是因為我的腳太大。蘇嬤嬤指使我踮著腳走,結果我總摔倒。她不服輸,夜裡挑燈為我造出了一雙斜跟鞋,後頭高些,前頭矮些,一穿上,果然非常不同。

「這下像個侯府小姐的品格了。」

侯夫人左看右看,很滿意,封給蘇嬤嬤五百兩銀子。我戰戰兢兢,這一下我比小舟更高了,出門的時候無論如何躲不到她後面。

人有時候真是不能學太多知識。想我剛來侯府的時候,雖然什麼禮數也不懂,但也不怕丟臉。馬車內壁上還掛著族人送我的熏魚呢,就這麼進京了。現在想來,侯夫人把一身魚味兒的我攬進懷裡,也挺不容易的。

懂得多了,即使是最期待的出門,我也有些不自在。小舟安慰我,說:「王妃娘娘不會與你說幾句話的。剩下的,你得罪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我的心落回肚子裡。到了地方,惇王妃果然很忙碌。和我一樣的「世家貴女」,她一邊拉著一個,誇讚幾句,我懷疑她甚至連人和臉都對不上,就換下兩個人了。

小舟告訴我,老惇王爺是當今聖上早逝的兄弟,兩人一母同胞,老惇王自小殘疾,一心輔佐聖上登基,可惜在聖上登基前,就為救聖上而死。他死後極盡哀榮,兒子直接襲了王爵,現在也深得聖上寵信。

我聽這些東西腦袋痛:「你到底是怎麼記住的?」

「熟能生巧。」

「那為什麼要記這些啊?」

小舟眨眨眼:「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等了好一會兒,惇王妃前頭終於排到了我和小舟。她一手拉上一個,還沒等我自報家門,說幾句吉祥話,周圍的夫人太太全圍過來了。

惇王妃饒有興致地問:「你就是元清先師嘴裡那個異瞳女?」

我本能地覺得有些不舒服,但還是說:「正是民女。」

她身邊就有一個貴婦人說:「這異瞳,我只在書里見過,沒想到今天借王妃的光,也能開開眼了。」

「林家妹妹博學,」有人接話,「也告訴我們是哪本書?」

「《後陳書》嘛。陳國最後一位亡國公主,也是這樣一玄一碧的眸子。」

「琴陽公主!太祖還寫詩讚頌她的剛烈呢。」

我站在那,聽她們就這樣聊起了不相干的事,把我和小舟晾在一邊,心裡有些不忿。侯夫人還在外間坐著,我看向小舟,發現她的整個臉龐都漲紅了。

小舟氣成這樣嗎?

惇王妃身邊的那個婦人又說:「可惜她的後人,早就沒有這樣的風骨咯。」

眾人掩嘴而笑,惇王妃鬆開我們的手,飲了口茶,面上神色未動。

小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我一驚,連忙跟她一起跪了。就聽她說:「王妃娘娘明鑑。琴陽公主殉國,是天下一等剛烈之舉,然人有所死,也有所生。太祖留我陳氏一脈,是不世之恩,也是不可違之命。苟且偷生到如今,皆是為了「忠」之一字而已。城陽侯夫人所言風骨,是為君之時;如今明君在上,我等為臣,實在擔當不起,也不敢擔當。」

一時寂靜無言。我只覺得小舟給我的文化特訓白幹了,又聽得我一腦袋糨糊。惇王妃倒是微笑地望向小舟,向她伸出手去:

「好孩子,起來。」

另一手又把我也扶起來。

「陳中孚竟養出這樣的女兒,倒叫我刮目相看。今日,」惇王妃向眾人說,「蒙恩侯府的兩位小姐,都是我的貴客。你們不許胡言,驚嚇了人家。」

夫人們紛紛應和起來。我看向小舟,她還沒從方才的激動中緩解過來。大袖子底下,我輕輕繞過去握住她的手。

這些人、這些話,我實在都不明白。只有一件事我知道得很確切——小舟的手在抖。

第12章

後來我再想起惇王府的宴會,發現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次出遊。它就像我後來參加的所有宴會一樣,只是從一座宅子到另一座宅子,甚至見的人也都差不多。這就是小舟那句「熟能生巧」的真正含義,這樣的日子她已經過了許多年。

那天夜裡,小舟和我分說蒙恩侯府的家史。原來這位琴陽公主,是亡國之君陳後主的妹妹,也是我們的「姑曾祖母」。陳後主荒淫無度,琴陽公主倒是想有一番作為,只可惜積重難返,無法施展。城破之日,她痛斥兄長,聲稱自己有死無辱,在大殿上飲劍而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