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茫然看了他一眼:啥?
朱元璋扶額:忘了這小子才這麼點大……
明成祖朱棣緩緩坐直身子,朱高煦啊。
朱高熾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為弟弟即將到來的災難而心驚。
朱高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死豬不怕開水燙,那咋地?
老子在靖難之役出生入死,難道不配得到王位嗎?
大哥就算了,憑什麼朱瞻基那小子騎在我頭上?
死吧,早死早超生!
明之前的王朝:看起來一切正常。
唯獨清朝搖搖頭。
【叛亂很快平息,于謙代表宣宗受降,當眾口述朱高煦之罪,正詞嶄嶄,聲色震厲,令其朱高煦匍匐在地,戰慄不止。】
【至此于謙平步青雲,宣宗命其巡撫河南、山西,他這一去就是18年。】
【這18年之中,他救百姓於水火,他的恩威讓百姓為他立生祠日夜禱告。】
【于謙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然在眾多大臣都貪腐的官場裡,他無法保全自身。】
【正統6年,權柄旁落太監王振手中,王振招權鈉賄,眾臣紛紛獻上白銀千兩。唯有于謙表示僅有兩袖清風。於是,報復來了,他剛到京城就被誣告管入大牢,秋後問斬。】
於彥昭一個哆嗦,幾乎站立不住。
身旁的鄰居急忙扶住他。
於夫人臉色慘白,她緊緊摟著兒子,看著天幕里在牢獄之中依舊身姿筆挺的于謙,落下淚來。
朱元璋大怒:「好個王振!一個太監也敢專權?誰給他的膽子!」
等等,正統!朱祁鎮,那個被後世人稱為叫門天子的朱祁鎮!
朱元璋眼前一黑,他已經大概知道這于謙會遭遇什麼了……
昏君奸臣當道的朝廷,不同流合污的清官能有什麼好下場?
朱高熾神色複雜地看了朱棣一眼,再英明的帝王也無法保證自己每一個後代的好壞。
這該如何改變呢?
他突然想起不列顛的君主立憲制,但……
朱高熾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他在想什麼!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父皇寧願將整個王朝爛在自家人手裡,也不會變革什麼君主立憲的……
第209章 力挽狂瀾
【對于于謙的入獄,無人敢說話,最後站出來的是百姓。】
【河南山西百姓們跋涉千里趕到京城為他鳴不平。】
【王振沒想到于謙有如此威望,不得不把人放了,百姓們向朝廷請求放于謙回河南山西,於是他再次領命巡 撫河南山西。】
【正統十一年的于謙已年近50,兩鬢斑白,妻子去世,父母去世,只剩他一個孤家寡人。】
【他請辭守孝,朝廷不允。】
於彥昭哽咽了,看到兒子這樣,他還願意他走上原來的路嗎?
以後不再讓他去科舉,又會不會埋沒了他……
於夫人淚水模糊了眼睛卻依舊睜大著,看著她孩子的一生。
嬴政:這後世的王朝怎麼儘是亂世出忠臣,可他的大秦呢?
大秦怎麼就沒有一個力挽狂瀾的能人?
他死後大臣直接篡改他的遺詔。
想到這裡,他看了李斯一眼。
李斯頓時冷汗都下來了,他不會了!
【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而此時的大明早已風雨飄搖,第二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明英宗在王振的鼓動下親征。在于謙等人的阻攔下一意孤行領兵50萬直擊也先。】
【然而一路上的軍務竟由王振這個監軍太監來決定,將領處處受節制,導致軍糧不足,軍心潰散。還未趕到 戰場士兵便飢疲交加。】
【途中大臣極力勸阻回行,卻被王振拒絕,繼續督促行軍。】
【但是到達大同後,大軍在大同不敵敵軍,慘敗。王振這才驚慌撤退。】
【撤退也行,偏偏王振又鬧出了各種么蛾子,致使大軍迂迴周折,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而這些時間卻給了 也先追擊大軍充足的時間,明軍被也先打得七零八落。】
【為誘使明軍進入更深的圈套,也先故意北撤,這邊英宗到達土木堡,隨行大臣紛紛勸說皇帝入住御設施比 較完備的懷來縣城,但是王振又支棱起來了,他惦記著裝載著自己財物的一千多輛輜重車沒跟上,就決意夜 宿土木堡。】
即使知道了這場戰爭的結果,但中間這諸多的細節依舊讓朱元璋氣得渾身發抖。
本來不該發生的事情就這麼被這個太監給一點點地促使發生了!
眾武將瞬間血壓飆升,恨不得進到天幕里手撕王振!
文臣們閉上眼睛不忍再看。
如果皇帝不親征,即使這場戰爭失敗了也還可以重來,偏偏他不自量力去親征,親征就算了,偏偏把軍權交 給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太監,他不敗誰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