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對和尚和說那句「我站著門外看他們。」
門外,方外之人。
可是亂世之中方外之人就能逍遙太平嗎?
不可能,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嬴政對那群讀書人買些胭脂水粉來化妝很不理解,堂堂七尺男兒,做這等矯揉造作的姿態。
難怪被胡人逼得南下!
就這樣子的毫無血性的軟骨頭,南下不是活該嗎!
梁祝二人終於心意相通,梁山伯努力考試,當上了縣令,然後立刻去祝家提親。
卻在半路上遇見了馬家去納吉,他不知道是去往祝英台家的,於是便先讓對方過了。
有人看的哀嘆:有事情不能讓,不能等。
霎時間飛沙走石,梁山伯送來的禮物被風吹起紅布,露出一擔子的麵餅。
權貴人家哈哈大笑,從沒見過去提前抬一擔子的麵餅的。
普通百姓們卻倍感心酸,這是梁山伯能給出的最好的禮物了吧。
但是在那些士族眼中卻是何其可笑的事情。
第465章 弱者的反抗
梁山伯來到祝家,卻被祝夫人一頓冷嘲熱諷。
有些人都不忍看下去。
馬家正在給祝家一台台地往裡抬聘禮,而梁山伯只有一擔子在路上被灰塵弄髒的麵餅。
帝王們看得無趣,士族之間的聯姻可不是小輩說不願意就不願意的。
他們那一點的男女之情在強大的利益面前微不足道。
而且,真正士族家的女子絕對不會允許女扮男裝去書院和一堆男人混在一起的。
這不過是那些落魄才子道聽途說地就寫成了這個故事,後面就口口相傳。
傳到後世就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悲劇故事。
誰知道真正的梁祝會不會是梁山伯面對強權退縮了呢,或者是祝英台在面對母父時根本就沒有任何力氣去反抗。
一些士族心中不滿,這不是挑唆還在閨中的女兒忤逆父母嗎!
這電影果真不是什麼好東西!
不過他們不會成功的。
梁祝二人相約晚上私奔,祝英台卻被父親叫了過去。
面對她的反抗一頓嚴厲的呵斥。
並將她關了起來。
百姓們看得揪心,有人說道:「這梁山伯也是個縣令了,縣令大小也是個官啊。就不能同意了嗎?」
「呵呵。」有人無奈笑道:「在你的眼裡確實是個官,可是在那些權貴眼裡,這個縣令算什麼?估計連馬家的一個奴才都比不上。」
傾盆大雨中,和祝英台見面的梁山伯被祝父叫人抓住,在雨中狠狠地打著,在雨中奄奄一息。
一些人笑:「看,這就是權貴。縣令在他們眼裡真的不算什麼。甚至這兩人的掙扎在權貴眼中都是有趣的。」一旁身份略低的人聽得毛骨悚然。
「算了。門不當戶不對的,總不能為了這個事把自己命給丟了吧。」有百姓看見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梁山伯不忍。
「他要是算了,就不會有梁祝的故事了。」讀書人搖頭。
「他太天真,就像那位祝婦人說的那樣: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你和英台的命嗎,你以為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邊的漢人,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這麼虛偽,迂腐和勢利。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這段話讓許多人振聾發聵,有些人甚至猶如當頭喝棒一般,瞬時對一些事情通透了。
「這位祝夫人說梁祝二人,何嘗不是在說她自己呢?」有人一眼看穿。
「因為她就是曾經的祝英台吧。」
梁山伯被逼寫斷絕書,一口鮮血噴了上去。
眾人默默流淚,梁山伯活不成了。
權貴們嗤笑了一聲,後世拍得權貴太溫柔了,像梁山伯這樣的人都不需要什麼理由,直接往牢里一關,上幾個小小的刑罰,什麼堅持,什麼忠貞?
都比不上活著。
所以說後世人不了解他們這個時代真正的權貴啊。
小丫頭將梁山伯吐血的信件拿給了祝英台。
在她展開的時候,梁山伯死去,古琴上的弦斷——
祝英台一聲聲悽厲的呼喊仿佛帶著血。
百姓們哭成了一片。
可也有不同想法的人。
「祝英台生在士族,一直以來都是享受盡榮華富貴的。所以得不到的感情這麼珍貴,不惜失去生命。」一婦人喃喃說道:「可是當她生在貧困之家呢?她怎麼能去到書院念書?她怎麼願意放棄衣食無憂去做那人人唾棄的私奔?」
奔者為妾,父母國人皆賤之。
這句話從來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牢牢建立的牢籠。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