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在巨大的驚撼中回神,眼中亦是蓄滿了淚水,一開口便滾下來,卻只吐出了一句話,“你、才十六歲……”
“師父十六歲時在做甚?”少女抬手拭乾他的眼淚,“您十六歲時出使蘭州酒泉郡,結交我阿翁,抗擊西羌,師父可以,我也可以。”
她走近他,眼神愈發堅定,“亦是師父在十六歲這年自薦出使,翌年返京,救了五歲的皎皎,這未嘗不是天命的緣分。”
“你教養扶持我,那麼也讓十六歲的我,同十六歲的你一樣勇敢。”她從袖中掏出一柄三尺青銅劍,一手握住蘇彥臂腕,目光從母親的墓碑凝望而過,孤勇又誠摯,“我用師父贈我的劍去平山定江,師父用這雙可以治世的手,為我們寫一封婚書,待我歸來時,您念於天下聽,好不好!”
蘇彥看她,又看先皇后陵墓,終於頷首,“好。”
景泰四年九月廿二,江見月斬華虞頭顱以祭旗,領六萬煌武軍赴巴陵郡,遠征東齊。
魏國女帝御駕親征,四海皆驚。
第55章
相比夷安令三千衛輕裝簡騎,不過七日便抵達了千里外的巴陵郡。江見月領大軍出發,參將十五人中,有六將乃蘇將軍,得蘇彥千叮萬囑,行軍以穩為主不必操之過急,故而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於半月後在十月初七抵達。
此時,早在兩月前抵達的夷安,帶著江見月給她的一枚蘇將軍分令符,讓駐守在當地的兩百蘇家軍化作百姓模樣,分批渡過沙江。
這枚蘇家軍分令符, 還是當年蘇彥領兵赴鍾離筠之約, 給江懷懋取藥,江見月獨守攻城時, 他給她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兵符, 不過是一支可支配兩百人的校尉符令。
截止派遣夷安執行此任務,江見月手中還未有兵權,能調動的僅此而已。至於隨夷安而來的一千三千衛,她雖能指派,卻又不熟悉這處地形。是故用了此符令,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兩百蘇家軍混雜著兩百三千衛,由夷安帶領化整為零,渡過沙江。
在九月初十聞得朝中消息後,年僅二十歲的夷安長公主領四百精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夜襲宜都郡,殺了守在沙江南岸最西邊宜都郡的守將,至此宜都郡陷入混亂。
而此時,還在等華虞傳回刺殺蘇彥消息的東齊國君只當是周圍民眾暴亂。
直到九月十五得到消息,知曉了魏國上林苑發生的事宜,遂匆忙召集群臣應對,調江陵、武陵、赤壁、江夏四郡共五萬兵甲增援宜都郡,同時派使臣向南燕求援。
只是待四郡兵甲陸續抵達時,因宜都缺口打開,襄陽、新城、魏興、漢中四地共三萬魏國將士也接連渡江而來。
九月廿八,魏軍占領宜都郡。
而女帝御駕親征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故而此間夷安得江見月使者快馬加鞭送來的半枚虎符,統四郡兵甲徹底坐鎮宜都。女將先行暗殺之舉後作統兵之帥,又一次讓天下驚嘆。
而這個讓天下矚目的少年將軍按照來時計劃,分撥一萬五將士守城,五千看守江面以接應糧草輜重,一萬守在西按線以防南燕。
一萬五守城對抗五萬攻城兵,稍有吃力。是故漢中而來的蘇家軍屬將李泓向夷安提出,可從防備南燕的一萬兵甲中抽出八千回城守護,留兩千監守南燕足矣。
李泓道,“這是蘇相加急傳來的指示。”
夷安回神,撫掌稱讚。
蘇彥抽調走漢中兵甲,乃一箭雙鵰之計。
東齊向南燕求援,對於剛剛休兵的南燕朝堂,定然又要掀起波浪。
因為江見月讓夷安奪取的宜都郡,乃東齊和南燕接壤之所。換言之,宜都郡所在的荊州這塊地,若是被魏國吞下,則徹底阻絕了這兩國的交流。
鍾離筠深諳此道,堅決主張出兵增援東齊。然南燕守舊派益州諸臣並不贊同,道是首先華虞刺殺大魏太后並不占理,其二眼下漢中少兵,當趁勢奪下,故而沒有援兵的必要。甚至暗裡嘲笑鍾離筠畏懼了蘇彥,再不敢發兵魏國。
蘇彥便是這般以漢中相誘,牽制住了南燕朝堂的決策。同時讓更多兵甲幫助夷安用以守城,畢竟雖然奪下宜都,但是尚在他國地界,縱是江見月急行軍帶兵渡江而去,糧草始終是個大問題。目前局勢,三萬魏軍渡江守城已經是極限。
故而唯有牽制南燕不增援,讓夷安徹底打通糧草線,這一仗才有勝利的可能。
而這會,已經是十一月天,進入初冬季。
南燕主戰派與主和派爭執不下,垂簾的太后支持鍾離筠,本來出兵在望,結果十歲的小皇帝受了益州臣子進言,提出修養生息。
對著鍾離筠道,“太尉,且容朕與百姓過個安生年。”
鍾離筠合眼長嘆,“魏國女君長陛下六歲爾,已經御駕親征了。”
至此,南燕暫不提兵甲。
而東齊處,在得不到增援只得到鍾離筠一份手書的提醒下,遂改變戰略。
左右五萬兵甲難以攻下近三萬兵甲守城的宜都郡,連續交兵三次都落敗,遂只敢憑人多圍困,不敢再度叫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