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嬌正在收拾廚房,中午煮的幾個菜全都吃完了,洗完還要備晚上的菜,這個季節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昨天張玉嬌說了一聲,今天樓小喬從菜市場回來的時候就買了大麻袋的土豆,又買了些豆皮海帶這種能放的菜,頂上當季蔬菜的缺口。
「小喬,你怎麼這麼早回了?」摩托車腳踏板上頭放著的那一袋子土豆至少有五十斤,張玉嬌趕緊跑過來接,一拎著就覺得沉,滿滿一麻袋,至少半個月家裡就可以吃土豆,另外還有十來斤豆皮,這個搞點肥肉煎出油來,煮上一大鍋也是一道好菜。
張玉嬌笑的眼睛都眯起來,沖樓小喬說:「白天我再去村里收點雞蛋,明天工人就少了,一頓飯給少一點肉,再炒個韭菜雞蛋就齊活了,明天開始熟食能少買一點。」
這邊現在有人騎著車沿街賣熟食,在家裡就能買到,價格跟縣城也差不多,勝在方便,樓小喬讓張玉嬌自己看著買,但她調整預算,也會跟樓小喬說上一聲。
前頭要挖地基,人自然多,後頭都是簡單的活兒了,工人也少了一大半。
樓小喬為她考慮,她也想著為樓小喬省錢。
「你這樣安排就蠻好,工人們沒什麼意見吧?」
「哪能有什麼意見呢,去誰家幹活能吃咱們這麼好,別人家可沒有你這麼大方。」張玉嬌笑的眼睛都眯起來,她是跟著工人們吃飯的,工地上的伙食開的好,她自然也能跟著沾光,大家都說樓小喬是最大方的僱主。
每天樓小喬回來這會兒,也是張玉嬌最開心的時候,只有這會兒才有人跟她能說上一會兒話,這段時間她忙的很,白天把小閨女送去外婆家,做完晚飯才接回來,但忙的很開心,時不時的跟樓小喬聊些村裡的八卦,樓小喬好像挺喜歡聽這些的。
「王耿家那個閨女,不是上京市讀書去了嗎,全家供的呢。」張玉嬌說的這家樓小喬有印象,當家的是個很厲害的婦人,她之前收臘肉的時候還買過王耿家的臘肉和香腸,他家的香腸味道最好:
「那閨女厲害著呢,全家勒緊了褲腰帶送的孩子讀書,家裡幾個嫂子意見大的很,要不是王耿婆娘壓著幾個兒媳婦,早就鬧分家了,以前說的好聽,等小姑子賺了錢全家都沾光,可這段時間王濤家的孩子去京市找工作了嗎,她回來說王耿家閨女拿著家裡給的錢,偷偷的在京市買了房,那房子還欠著貸款呢,她反手就把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要還幾百塊!」
王濤家離王耿家還連著親,兩家的女兒算是一起長大的,王濤的女人叫王慧茹,去京市自然找了堂姐。
誰知道堂姐不是很想搭理她,王慧茹也是個軸脾氣,就去打聽她堂姐王昕到底在京市過得怎麼樣。
起初她只是單純以為堂姐混的不好,不想花冤枉錢招待她,誰知道一打聽才知道,王昕同學說她一去京市就找了幾份家教,掙錢比誰還拼,加上還有獎學金,起初輔導員還以為她家裡很困難,要幫襯著家裡頭,大一還本著幫助困難同學的心態,給她發過一次一等獎學金。
就因為這個一等獎學金,同學們對她就印象深刻。
後來室友們無意中得知王昕家境不錯,她還經常給家裡哭窮要錢,同學們一個月生活費三百左右,王昕能誇大了往家裡要到一千左右。
一千塊,家庭條件特別好的才會要這麼多。
大家私底下都很疑惑王昕到底哪裡要花錢,結果人家今年一過完年回來,就偷偷摸摸的買了一套小戶型的房子。
雖然是分期付款,但好幾萬的首付拿出去,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因為這個事情,同學們私底下對王昕的意見很大,畢竟當初她可是拿過一等獎的,往年一等獎都是給品學兼優但家境不好的學生,王昕這種能在京市買房的,怎麼都算不上家境不好吧。
但現在都大四了,就算追究起來,她大可以解釋說這幾年家裡又起來了,學校還能把這筆錢要回來不成?
而且都快畢業了,她也壓根不在乎同學們對她印象怎麼樣。
這個時候的農村貧富差距也蠻大的,其實王昕家裡在村里算有錢的了,大哥大嫂是學校老師,吃公家飯的,二哥二嫂在縣城裡頭開了個館子,三哥是開城際長途大巴的,她算是老來女,很受父母寵愛。
從找工作開始,王昕就更加多的問家裡要錢,以各種理由,什麼買衣服啦,買化妝品啦,並且跟家裡說這些都是必須的。
現在也不包分配了,要找個工作也挺麻煩的。
王耿心疼閨女,又去找三個兒子要錢,這回老大家的發的難。
因為王慧茹是她以前的學生,在京市一知道這個消息,就打電話回來說了,王昕大哥家雖然是吃公家飯的,但兩口子收入並不多,為了養這個妹妹,老兩口以前是一個兒子要五百,誰都不偏心,這筆錢對老二老三家裡或許不算什麼,但王昕大哥家也有個孩子去讀大學了,她跟家裡人說,周圍的同學生活費也就二三百,一線城市興許要高些,但也就三五百的水平,一千塊一個月,在他們學校那屬於老闆家閨女的檔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