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廠時髦親媽[九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張然在當地長大,也分不清,還一腦門子的官司:「有什麼不一樣,我聽不出來哪裡不同了。」

小帥仰頭哭:「你看,爸爸他是大人都不知道。」

劉菊花很高興,這小子總算是叫爸爸了。

樓小喬說「la」要捲舌頭,「na」不用。

小帥會說了,結果耳朵聽不出來。

吃完晚飯,兩人按照計劃還是在這裡睡一晚,晚上陪陪老人孩子。

倆老人帶著孩子們出去遛彎去了,留張讓兩口子在家。

兩人看了會兒電視,電話鈴聲突然響了,張讓跑去接了起來,樓小喬繼續看電視,可聽著聽著電話,他的臉色也不對了,漸漸地的變了臉色,等掛斷了電話,臉色還是陰沉著的。

樓小喬察覺出來異樣:「怎麼了?」

張讓覺得不好跟她解釋,說了句:「老家的事情,等爸媽回來我跟他們說,到時候你聽著就懂了。」

樓小喬就知道跟她沒什麼關係。

張讓老家在外地,家裡的叔伯也都在當地居住,只有他們這一支人因為來了南方上班,跟老家斷了聯繫,但每年張明遠跟劉菊花也都會回老家一趟,要麼是見見親友,要麼是祭拜祖宗,一般都是清明前或者過年回。

去年過年的時候,因為張讓回來過年了,就沒回。

今年又是因為張讓回來了,小錦這邊要人帶著,清明也沒回。

結果老家那邊有什麼事他們都不知道,剛才要不是表妹打電話回來,他都不知道老家的房子也拆遷了。

跟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一樣,張明遠也很傳統,就算是出來工作了,跟老家那邊的牽連也比較深,人情往來也是走著的,兄弟姐妹幾個感情也比較好。

當初他來了南方,老家的父母都是幾個兄弟照顧,他也沒少給家裡寄錢補貼他們。

只是後來父母去世了,回去的次數就少了些,但前幾年他大哥說起老家房子快塌了,張明遠還特地回了趟老家,把房子拆了蓋了新房,打算退休以後回老家去,也有個地方住的,這房子蓋起來沒花多少錢,他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蓋好了房子,姐姐跟妹妹他們回娘家就不必住在大哥家裡,也省去了好多麻煩。

結果今年他妹暑假回村里住的時候就發現大哥不對勁,再一深究才知道,張明遠的那棟房子的拆遷協議,居然是大哥簽的!

今天要不是表妹打了電話回來,到現在張明遠還被蒙在鼓裡。

具體的詳情電話裡面不好說,表妹只叫他跟父母通個氣,讓他問問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這回事,是不是他們授權的。

劉菊花一回來,聽到這事情就炸了。

「這事兒誰同意的,老張你知道嗎?」

張明遠也是懵的,沒吭聲表示他不知道。

他在家排名行三,上頭還有個哥哥一個姐姐,老大比他大了七歲,現在都六十出頭了。

下頭還有兩個妹妹,那兩個妹妹早年就嫁出去了,不過離老家近,後面他母親生病,就是其中一個妹妹照料的,那會兒張明遠每月從工資裡面拿出來一筆錢,寄給妹妹當做照顧母親的生活費,還因為這跟大哥鬧了一場矛盾。

大哥覺得當年他們父親也是他照料的,但張明遠給的錢就不如給妹妹的多。

當然,張明遠卻不是這樣想。

養兒防老,在他心裡兒子承擔養老,況且那會兒他母親身子骨也還算硬朗,父親當年又是有母親照顧,大哥充其量只是搭把手。

而等到母親生病的時候,已經到了高齡,生活都沒辦法自理了,妹妹為了照顧母親很辛苦,況且當年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沒得家裡的宅基地跟財產(雖然也沒什麼財產),但在傳統觀念來說,兒子就該給父母養老。

基於這些考慮,張明遠給妹妹的錢就有點多,是參考了當年請保姆的價格給的。

對此,劉菊花也沒什麼意見。

他們家畢竟是雙職工家庭,妹妹能照顧婆婆,相當於給他們兩口子減輕了負擔,況且女兒總比兒媳婦貼心一些的,也處的來一些,張讓他姑姑也沒意見,她在老家反正也沒什麼收入,多了這份收入也不錯。

可有人有意見了,他大伯有意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