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他早就想買了,尤其像他這個職業,人家聯繫他,或者他聯繫別人也都方便。
以前也就算了,一台手機七八千,雖然沒有大哥大剛出來時那麼誇張吧,但用一台好摩托的錢去買個手機,他也是會心疼的,摩托車對他來說是剛需,出去必須要騎的,又快又省力氣,使用頻率也高。
但手機這個東西,剛開始感覺沒那麼有必要。
畢竟以前電話都沒有,在外頭破案也是靠直覺,後來有了電話,還有了傳呼機,他就不覺得通訊有什麼不方便的,可今年開始單位也有其他的小年輕買了手機,他才覺察出這個東西多好用,以前在外頭收到了傳呼要找個小賣部打電話,有了手機只要是有信號的地方都可以打。
本來打算忙過這一陣子就去買手機的張讓,突然感覺到了天上掉下來的幸福。
有爸爸媽媽疼愛的獨生子生活,張讓算是徹底感受到啦。
幾人洗完碗就去客廳看電視。
張明遠感慨:「小喬是真的努力。」
這麼久了,看她得空了就去看書。
聽說她也不缺錢,固定在造紙廠有一筆顧問費可以拿,比一般的工人可要強太多了。
結果人家比你有錢還比你拼,這也是張明遠欣賞她的原因。
這孩子上進,就算最後考不出個名堂出來,至少這份上進心,可以給孩子們做個很好的榜樣,沒看見家裡的三個孩子都很和氣嗎,以前一個家裡孩子多了,哪怕是親兄弟姐妹,也有吵架打架的時候。
存款這事兒過去了就過去了,全家人約好了周末去看手機。
沒想到第二天,張讓就接到了滬市那邊一個中介打過來的電話,那人在電話裡頭問:「我聽說你家裡有個長輩要買房子是吧,我手頭有個門面你要不要看看的,業主出國著急出手,租客也好找,這個是商鋪來的,租金比房子要合適很多的,感興趣的話,我跟你講講看啊?」
這人是張讓以前在滬市買房的時候認識的中介,當時家裡二老拿了拆遷款,就讓張讓打聽過滬市的房子的租售比,作為一個投資的參考,張讓打電話問過對方,當時沒想好要不要買,但沒想到這個中介卻是上了心,一直留意著這件事。
剛恰今年金融危機,香港的房跌了不少,業主不太看好內地的房地產行情,想趁著金融危機還沒波及到內地,賣掉房產去外國,不過這個內情中介卻是不會跟張讓說的,只提到這個房子的好處。
地段好,面積也大,絕對好租,租售比還很客觀,比之前問過的商品房投資回報率略好一些,大概十五年就能回本。
就是這個價格嘛,比較貴。
要一百五十萬。
張讓聽著直皺眉,但中介說的地段他確實知道,這條街那可是從民國時期就是洋行,現在用這個房子做生意的就是這個老闆,租金什麼的中介肯定會多說一些,但張讓知道在滬市這種地方,別說一百五十萬,五百萬的房子也有人買得起。
這個地段,這個面積,確實算「漏」了。
要不是對方著急要現錢,兩百萬掛著賣,賣個半年一年的總會賣掉的。
張讓慢慢坐直了身子,跟對方聊了大概半個小時,又打去電話給滬市那邊的同事讓他們查一下。
到底不在當地,叫個警察查一下,還是放心一些。
等了大概兩天時間,那邊才傳回來話,說是確有此事。
只是這房子的主人卻不是單純的要出國,而是家裡兩口子鬧離婚,這會兒正在切割財產,男人搞了個小三,如今小三肚子都大了,眼看著沒幾個月就要生下來了,這人著急要結婚,便想把黃臉婆給打發了。
偏這個時候金融危機,家裡的生意也套進去了,現在不是男人要甩大婆,是大婆看不上他!
這房子牽扯到的事情比較多,同一個圈子的人還不太敢沾手,所以放到了市面上。
「產權倒是清晰的,你那個朋友反正也在外地,交給中介租出去就算了,不怕這兩家的人上門找麻煩。」張讓的那個朋友問:「你什麼時候回滬市啊,說走就走,居然都沒怎麼跟我們這些朋友提前說。」
張讓在電話這頭苦笑,當時他走的時候也很倉促,有了個崗位就調過來了,剛好那段時間他也忙。
「總有機會回滬市的,等我回去了輕兄弟幾個吃飯。」張讓這樣跟朋友說。
有了這個朋友的信息,張讓也有了底氣,於是這樣跟父母說:「滬市那邊的中介給我介紹了一個鋪子,我看著確實不錯,價格比市場價要低很多。」
張明遠比較理智,一聽兒子這個話頭,就問:「多少錢?」
張讓:「一百五十萬。」
劉菊花倒吸一口涼氣:「一百五十萬,我滴個乖乖,你把我賣了也沒有這麼多錢,家裡有多少錢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初給你買房子,幾乎就掏空家裡的存款,後來拆遷也就一百二十萬,現在就算加上存款,還要借二十萬去,二十萬啊有人敢給我借,我還沒能力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