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續命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哪個世家還不培養點人為自己所用,但大家都是設個家族學堂,然後低調培養,待培養出人才再舉薦入仕。

他倒好,把培養自己人說的如此清晰脫俗就算了,對生源也來者不拒,陸氏莫不是無人可用所以飢不擇食了,那等庶民資質極差,也不知陸氏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培養出可用之人。

陸氏的星火書院才一開起來,就已經有人等著看笑話,有人心想可以如此大張旗鼓招攬人才自己也可以效仿,有人單純只是在一旁吃瓜。

當然也有人對陸氏的高瞻遠矚佩服的,比如吳興沈氏、吳郡朱氏、北方的潁川旬氏、東海王氏等,他們心想有此等遠見之人做家主,陸氏在大魏的名望只會更高。

既然是教化民眾、維護社會治安的,那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呀,朝中自然無人會反對,皇帝大筆一揮也同意了他的申請。

就這樣,星火書院以陸歆為第一任院長,於大魏安和十一年七月初九正式啟用。

潁川旬氏的大儒旬維是陸氏學堂的常駐授課老師,聽聞出院成立,特意從建業趕來蘭亭為學員們講授開學第一天的課,授課內容是荀子的《勸學》。

星火書院開課第一天就有當代大儒授課,給書院打響了名氣,一時間多少寒門子弟後悔沒有提前獲知這等好消息。

陸萸抓住這個契機,徵得旬維大師的同意後,她正式聘請旬維博士為星火書院的第一任副院長,每年九月秋季新學年,他都會在書院講授開學第一課。

想旁聽開學第一課的學員無需繳納束脩,只需要購買星火書店的書籍《勸學》即可,到時候憑書和書票入書院上課。

此消息一出,星火書店的《勸學》瞬間一搶而空,陸萸為此又加印了五百冊。

旬維是陸歆致仕當年特意去潁川三顧茅廬請來的,他學富五車,曾是太學博士,之所以同意給陸氏族學授課,除了被陸歆的誠意打動,也是嚮往南方的濕潤氣候。

如今站在星火書院門口,看著茂林修竹、山巒疊翠,他嘆道:「文肅可真會選地方,我當年隨你來到江東之時,未曾想過會至此授課。」

陸歆知道出身北方高門的旬氏博士,在陸氏學堂授課已是破例,而在為庶民開設的書院授課已然將身份降到了最低。

他不計身份答應孫女的請求出任副院長,為的是二人這些年相交的情誼,也是對陸氏星火書院不求回報的鼎力支持。

陸歆斂衽朝著旬維雙手交叉深深一拜,才道:「子然兄大恩,文肅沒齒難忘。」

旬維笑著受了禮後,道:「希望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星火書院的火點燃大魏吧。」

陸歆再次深深一拜:「子然兄一定能看到的。」

星火書院就這樣開始招生了,如今的學員除了平民,還有寒門庶士將小孩送來書院。

為了擴大書院的影響力,陸萸打算在建業和江夏同步開設星火書店,特別是江夏,作為南北交通樞紐城市,一旦星火書店開業,星火書院的名氣可以推廣到北方。

得到陸歆的同意後,陸萸開始行動起來,她立即通知華亭莊園加大書籍的印刷製作,今年的太平紙將全部用於印刷書籍,且她還通知了佃農擴大毛竹的種植面積,為明年制太平紙做好儲備。

江夏的店鋪選址陸萸全權委託三叔陸顯,而建業的書店陸萸直接選在了華彩閣那條街上,新建書院花光了她的積蓄,她連購買鋪面的錢都是和謝洐借的。

借錢的時候,謝洐依然不看好開書店這事,特別聽說陸氏還花巨資開辦書院教授庶民,只覺得莫不是陸氏真如大家在背後偷偷議論的那樣,飢不擇食了。

不過在陸萸苦口婆心的給他畫建業書店的大餅以後,他還是很大方的一次性借給了陸萸五千兩銀子。

有這筆銀子,建業書店購買鋪面,裝修,以及籌備開業都夠了,不過今年建業華彩閣的茶點銷售提成她是沒機會提走了。

今年端午禮盒和中秋禮盒是建業和江夏兩個店鋪聯動推出的,因為客戶被江夏分走了一部分,建業的禮盒收益比去年少了四分之一。

但江夏的禮盒收益非常可觀,是建業的三倍之多,南來北往的客戶將華彩閣茶點的名氣帶到了大魏的各個州郡。

華彩閣的茶點禮盒一直都有華彩閣的標記,如今為了更好的推廣禮盒,她還在華彩閣的標記旁邊特意增加了所屬系列標記,「豐年」二字篆體字被祥雲環繞。

「豐年」系列禮盒除了節假日,日常走親訪友也可定製,江夏的店鋪過了中秋節還能時常收到訂單,於是陸萸又安排了兩個婢女去給秋娘打下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