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續命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後來,那兩家富戶為了讓子女方便上山學豎笛,竟然主動要求給書院修路。

陸萸一聽有這等好事,立馬眉開眼笑的和陳青商量後,帶著路面施工設計圖找那兩家富戶修路去了。

他們除了修路,為了遵守書院的入學規則,還得去書店買書。

有錢人不差那點錢,一聽陸萸提要求,立馬就去把整個書店的書都買了個遍。

路修好了,他們的子女每天往返山陰縣城也方便了,那些買回去的書慢慢翻看以後,才發現很有趣也很經典,於是皆大歡喜。

而有他們為先例,開始有人打聽是否還有其他大師授課,修路沒機會,可以修宿舍樓呀。

陸萸聽到有人在星火書店諮詢何時能再有特色教師入駐星火書院,忙讓陸歆想辦法找人去了。

陸歆聞言,笑道:「你當我面子多大,什麼能人都能找來。」

陸萸自是相信祖父深藏不露的人際網,忙一臉崇拜的看著他:「若祖父請不來,估計也沒人請得來。」

陸歆有些無奈的答應了陸萸的請求,只是還得費些時間。

很快,安和十一年轉瞬即逝。

按慣例,安和十二年七月末,洛陽太學就要畢業一批學子,這批學子在通過太學博士的考核後由尚書台定品即可入仕。

可當今聖上突然改了慣例,理由是和他們一同入學的藩王公子們學未所成,還得繼續深造。

陛下一直未定下新太子,連幾位公子都要深造,這批學員都是不差錢的世家子弟,自然很樂意再讀兩年。

能多點時間和幾位公子培養同窗之誼,於他們真是求之不得。

上一屆延期畢業,但讓各州郡點評出新學員入太學的慣例沒有取消。

於是,時隔兩年,揚州大中正再次在玄武湖攬華亭舉行了定品辯論會。

第四十六章 洛陽相逢

◎君期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

安和十一年揚州大中正在玄武湖的評品結果陸萸不關心,倒是因為大量學子湧入建業,讓書店藉此機會賺了一筆。

星火書店的書定價親民,但主打薄利多銷,這一年,建業星火書店終於扭虧為盈。

今年六月初,沈玉的《墨生遊記四》在江夏星火書店舉行新書籤售會,陸萸直接把簽售地址選在江夏華彩閣貴賓接待區。

五百冊新書才半天就已全部售罄,除了書好賣茶點也好賣,有人臨走前還定製了「豐年」系列禮盒。

七月中旬,廣州星火書店開業,廣州治所在南海郡番禺縣,州牧是朱慎的父親。

開店前,陸歆親自前往番禺向廣州牧徵得同意才正式開業,廣州星火書店由三叔陸顯全權負責管理。

書店開業後,至年底,已能基本持平。

只有星火書院一直是個燒錢的地方,但教育本身不能操之過急,所以陸萸雖然一直砸錢進去,卻從未想過放棄。

這一年,星火書院的固定學生已突破兩百人,住宿樓已全部住滿。

九月初,陸歆三顧茅廬,終於請來了汝南袁氏的圍棋大師袁華任名譽講師。

袁氏是個古老又有名望的家族,東漢時期被稱「四世三公」,只是東漢末年那場亂世讓袁氏一族險些滅族。

大魏建朝以後,袁氏一族非常低調,族中子弟無人在朝中任要職,但因不附權貴,家風清正得世人好評。

袁華作為名譽講師,只需每年北方天冷的時候在星火書院住一段時間避寒,可哪怕只是短暫的時間,也有很多學子慕名而來。

就這樣,靠這些學子背後的家長,星火書院又建起了一棟新宿舍樓。

這些學子有世家子弟,也有豪強富戶,自是不會住書院宿舍,一時間山陰縣城的房價猛漲,蘭渚山附近的地更是漲到停不下來。

任何時代,學區地塊都是香餑餑,陸萸還有些後悔當初沒多買一點地。

學員多了,老師的生活區也要擴建,陸萸一整年都在忙各種建造工程。

至年底,當初冷清偏僻的蘭渚山已經儼然如一個小鎮。

忙碌又充實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書院的事有趙衡負責管理,再由祖父監管,陸萸需要操心的也少了。

陳蕊長期跟在陸萸後面學習,如今也能分擔部分江夏書店管理的工作。

陸婠看妹妹這麼忙,也替陸萸分擔了建業書店的管理工作。

陸萸便一門心思抓圖書印刷初稿篩選,以及茶點新品的研發。

轉眼,忙忙碌碌間,迎來了安和十二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