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萸一如以往的帶著病秧子妝,在青瓊的攙扶下坐到了皇帝的左下方,然後靠在青瓊身上虛弱開口,「資產處置方案我已整理好,只是我今日身體不適,就由豐年替我宣讀,眾卿聽後,若有更好的建議可以當場提出。」
皇后身體不適,大家早習以為常,所以也就專心聽起豐年宣讀的內容。
此次高氏和石氏所抄沒資產分四個步驟處理,即認購、義賣、常規售賣、捐贈。
第一步,認購,是讓朝中七品及以上官員按認購標準認購,認購所得金額將直接捐贈給女醫署。
屆時,女醫署會在門口做一面功德牆,把朝臣的名字和認購金額刻在功德牆上,讓歷史見證大家的善舉,讓孩子們銘記他們的恩人。
需要朝臣認購的是實用且不占地方的物件,且這些都是全新未使用過的,其中有筆、筆山、筆架、墨條、墨錠、硯台。
眼看太學新學期即將開學,朝臣可以將認購之物贈與後輩開學時用。
認購標準按品級定,一品一千兩,二品八百兩,三四品六百兩,五品五百兩,六品三百兩,七品一百兩。
朝臣在認購表上簽字確認後,派人交付認購款時挑選相應價值的物件。
王司徒剛想說一品認購價太高,帝師鄭荃率先開口,「臣自願認購一千兩。」
他一個從一品都願意出一千兩,王司徒這個正一品就只能咬牙認購了。
世家本來就好面子,更何況剛開年,大家也不想為了區區幾百兩和皇后鬧不愉快,所以有了帝師和司徒在認購表上簽字,後面的朝臣都簽得很爽快。
這時,陸萸弱柳扶風般起身向朝臣行禮,「本宮在此替女醫署的孩子謝眾卿大義。」
朝臣齊齊回禮,「娘娘高義,折煞臣等。」
第二步,義賣,義賣物資是石氏和高氏府中有拍賣價值的物件,義賣會以拍賣的形式開展。
在義賣前,廷尉署會發布義賣公告,義賣所得金將全部入國庫。
皇后會從義賣所得總額中提取一個點佣金,此佣金將用於建造星火書院,故而把此次拍賣叫義賣。
義賣會參與者出價總額達前十名者,將獲得當今聖上親筆書寫的「積善之家」牌匾一塊,此牌匾可世代相傳,但若族中有犯事者,朝廷會收回此牌匾。
豐年剛讀完這條方案,朝堂上瞬間議論紛紛。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抄沒所得的東西還能弄成義賣,畢竟犯事朝臣的東西,大家都覺得晦氣的很,別說價高者得,就是半價都未必有人願意掏銀子。
可若弄成義賣,並賜牌匾,那就不一樣了,就衝著這牌匾,也會有人積極出價。
第三步,正常售賣,即無拍賣價值的常規物件,比如穿過的舊衣服,侍人用的舊家具、鍋碗瓢盆等,一律拉去二手市場售賣,售賣所得金額全部入國庫。
第四步,捐贈,高氏和石氏府中剩下的米麵糧油、牲畜家禽、用過的紙張以及用剩下的墨汁等,統統捐贈給女醫署。
剛剛還在熱火朝天討論的朝臣們,聽完全部方案後,直接沉默了。
因為這方案實在分的太詳細了,詳細到直接挑不出錯處,也找不到漏洞。
按以往的案例,抄沒東西登記歸庫後,朝廷會把所有東西隨便售賣,有的是官員在從中趁渾水摸魚獲利的,根本沒人真的去追究那些物件的實際價值幾何。
可按皇后的方案來看,除了第三步,其他的都沒有什麼獲利機會,而第三步中物件是拍賣後剩下的,根本不值幾個錢。
門下省柳侍中問,「所有米麵糧油和牲畜家禽都捐贈給女醫署,會不會太多了。」
米麵糧油,牲畜家禽在這個時代是硬貨,如果能售賣後歸國庫,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陸萸聽後,回,「把這些東西賣了入庫,女醫署再去請款購買,豈不是浪費人力物力辦理出入庫?女醫署的孩子與日俱增,東西看似多,其實也只是他們半年的口糧而已。」
尚書令楊憲附言,「臣覺得娘娘所言極是。」
他的想法和陸萸一樣,那些東西固然值錢,可浪費尚書台的人力辦出入庫也是事實,他現在只關心義賣所得金額能否超出預計,好彌補捐贈出去的價值。
其實按陸萸的方案,關鍵不是捐贈物資,而是選取拍賣品,所有物資按四個步驟篩選,認購剩下的可以拍賣,拍賣剩下的還可以賣二手,但價格肯定不如拍賣。
楊憲接著發言,「娘娘的方案臣沒有異議,只是娘娘在差人挑選義賣物資時,尚書台的度支曹要派人參與。」
陸萸點點頭,「屆時,由廷尉署和度支曹的官員一起篩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