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長公主常帶著外孫去宮裡看望,她也不曾振作起來,她常在長公主面前自責對不起女兒,對不起外孫。
楊太后臨終前交代遺言,因無臉與先帝合葬,想回楊氏祖墳,長公主便按遺言把楊太后葬入了楊氏祖墳。
一同葬回去的還有前太子妃,前太子妃在楊氏未起事前嫁給趙郡李氏續弦。
楊氏起事失敗後,趙郡李氏想把她交給朝廷處置,素來性格剛烈的她隨即懸樑自盡。
她曾是令楊蓁蓁驕傲自豪的姐姐,她的優秀成了母親不斷鞭策楊蓁蓁的理由,曾經幾度成為楊蓁蓁的童年陰影。
這次長公主和楊蓁蓁把她葬回楊氏祖墳,也算讓她找到最終的歸宿。
女醫署的女童已經逐漸長大,除了洛陽,陸萸在冀州、雍州、徐州、幽州開了女醫署分館,那些已經可以隨醫官出診的女童被分去了這些地方。
一些確實無學醫天賦的孩子,則被分去了她去年創辦的紡織廠,還有一些被分去了謝氏莊園的造紙坊和印刷廠。
這兩年內亂後又與鮮卑開戰,送來女醫署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最後都被陸萸妥善安排了。
北境戰事結束後,曹壬讓朝廷在洛陽城外東北角的位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正中,在松柏的環抱中聳立著一座十幾米高的紀念碑。
而在紀念碑周圍,按戰事發生地,樹立有無數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
烈士陵園完工之日,曹壬讓白馬寺眾僧人為墓碑上的烈士們誦經超度,並昭告天下,凡想要祭奠烈士者,皆可前往烈士陵園祭奠。
大魏的烈士陵園一經昭告天下,隨楊氏南渡的西郊大營的兵將就有幾千人偷偷逃回了北方。
這些去而復返的叛軍,曹壬沒有拒絕,只是把他們打亂後,重新收編去了不同的軍營,一些威望甚高且不服管教的將領去到新的軍營後被偷偷處決了。
隨著曹暉一日日長大,大魏的朝廷也如初春的太陽,冉冉升起逐漸壯大。
魏興安八年,隋元初五年八月,隋開國皇帝楊憲終於走完最後時光。
五年的時間,大隋並沒有他預想中那樣蒸蒸日上,更沒有強大起來,反而如自己走向暮年一般慢慢走向了衰落。
早已疲憊不堪的他看著愈演愈烈的黨爭,看著朝臣們沉迷於服用仙散,看著三個兒子為爭太子之位明爭暗鬥,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時,他反而覺得是一種解脫。
哪怕有朝臣無數次向他舉薦名動江東的天師教仙長,他亦不想繼續苟延殘喘。
他覺得做皇帝太累了,他只想好好休息,哪怕一睡後永遠不會醒來。
他想,北伐註定無望,或許在死後可以魂歸故里。
在生命的最後,他把楊三郎喊到床前,「你沒有章兒手中的兵權,亦沒有充兒聰慧,我走後,你就讓章兒給你封個親王去廣州吧。」
「所以,父皇是想讓長兄繼承您的皇位嗎?」
楊三郎怎麼也沒想到,一直是他在悉心照顧父皇,也是他陪伴父皇的時間最久,父皇卻把皇位傳給了遠在荊州的長兄。
他心底不服,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眼中帶著不甘和狠厲。
楊憲的視線已經漸漸模糊,卻仍掙扎著用盡最後的力氣回,「你不是朱氏的對手,若讓你繼位,肯定,肯定」
他想說肯定不得善終,可最終沒能說出口。
楊三郎見楊憲徹底斷氣後,眼中的悲傷迅速散去。
他擦了擦眼淚,起身告訴楊憲的內侍秘不發喪,然後迅速讓人去找朱慎。
楊氏在江東建隋,為站穩腳跟,江東的世家都受到重用,除了張氏。
張氏女嫁給曹善為側妃後,與楊琇瑩爭寵,導致楊琇瑩一直無所出,楊氏至江東後便開始對張氏清算。
張氏被清算時,嫁給張興的朱琳終於回到了朱氏,此時的她早已沒有少女時的天真爛漫,一心只想求得權勢。
於是,姿色不減當年的她被朱慎送給了楊三郎,雖只是侍妾,但楊三郎的正妻沒有渡江,這些年她被楊三郎寵得仿若正妻一般。
她知道楊三郎想要的是朱氏支持他為太子,而她所求只是他成功繼位後,許她後位。
隋元初五年五月,楊三郎聯合朱氏發動政變,先假借楊憲的名義傳旨給楊章速回建鄴。
楊章收到旨意,手下謀臣勸說他不要去,可他狂妄自大,認為兩個弟弟都是既無謀慮又無兵權,肯定不敢對他如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