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蹟快餐店[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張超點了三個菜,椒鹽排條,魚香茄子和玉米排骨湯。

劉敏秀說:「稍微等等,排骨湯給你熱下。」

「好,謝謝。」

朱春華給他把凳子拿過來,「小伙子坐會兒。」

「哦,謝謝,謝謝老闆。」

張超有些拘束,他來拿外賣都是拿了就走的。

朱莉把煮的老薑茶給他倒了一杯,「喝杯老薑茶防止感冒,我們今天也淋雨了,煮了很多。」

張超接過,「謝謝。」手捧著杯子,杯中暖意已經抵達入心了。

張超六月份剛畢業,實習了半年的公司突然在轉正前幾天說他沒通過考核,辭退了他。之前沒有表露出一點跡象來,把他打個措手不及,現在只好一邊送外賣一邊找工作,不送外賣連房租和飯錢都沒有了。

他沒跟家裡人說實習沒過的事,認為太丟臉,三個月來一直苦撐著。

現在的人對送外賣都有一種偏見,認為學歷低的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會送外賣,對他們就低看一等,張超花了很大努力才說服自己不要在乎。

他是設計專業,工作不是找不到,但找個不滿意的又要花時間過試用期,又是自己不甘心身在曹營心在漢,恐怕哪天設計熱情就被磨光了,還不如外賣做著,只要不怕累,工資比之前實習還高點呢。

這幾個月里,他一直因為實習遭受的不公憋著一口氣,送外賣被低看一等,找工作到處碰壁,他天天在腦子裡冒出人間不值得的想法,偶有的暖意就格外記在心頭。

老薑茶喝完,劉敏秀盛湯時問:「在這兒吃吧,這裡有桌子。」

過於熱情張超倒不習慣了,謝完後說:「我下午不送外賣了,回去吃。」

實際他也沒有回去吃,找了個能停電瓶車的地方吃飯。

下了雨後,日頭就沒那麼曬了,空氣清新,一排上有好幾個外賣員半躺在電瓶車上休息。

張超把放菜的一盒和湯放在後面車兜上,飯盒端在手上吃。

湯都滿的溢出來了,端起來喝了幾口,有玉米的清甜,不是那種加了很多水反覆反覆煮,連鮮味都沒有了的湯,還有四塊排骨,對於三塊錢的湯來說已經很划算了。

張超現在熱的開始發汗了。

椒鹽排條裡面的肉很紮實,外面裹的油炸的麵皮香香酥酥,張超特別喜歡吃油炸的食物,吃了心情好,魚香茄子裡有肉末,比以前學校食堂的好吃幾百倍,拌在飯里,扒拉幾口飯盒裡一半飯就去掉了。

飯吃下去出汗的力氣都有了,張超感覺進入身體裡的潮氣都在往外排,耗掉的精神正在慢慢恢復。

第二天三十二度,雖然還超過三十度,比昨天下雨溫度要高些,但太陽明顯沒那麼曬了,一場秋雨一場寒,之後天氣只會越來越涼快。

朱莉今天的梅乾菜湯只做了一半的量,絲瓜炒蛋換成了辣椒肉末炒粉絲。

朱莉還是覺得在廚房待著太輕省了,於是中午就騎著三輪車出去擺攤了。

工地那就按照昨天的方法,大家一起點,點完一起送。

朱莉今天要去F區的棉布批發市場。之前一直想來的,就是時間不夠,也稍有些遠。

這塊地方很亂,正是新舊市場改造時期,舊市場是兩排一直溜的小店,店面也不是很正規,樣品攤子都擺在外面。兩排中間的過道用大敞篷撐著,遮陽遮雨,冬天還好,夏天裡面就是個大蒸籠,要不是為了做點生意,誰都不願進去。

新的市場已經投入運營了,是個四層商場,但店面費貴,很多老商戶寧可在大敞篷里擠擠,他們還怕換了個地方,老顧客找不到位置,生意被別家搶去了。

周圍沒吃的店,就大樓下面一個過道里擺了幾輛餐車,燒餛飩的,做卷餅的,攤雜糧煎餅的,賣炒麵炒飯的,都比朱莉的三輪車更像餐車。

過道兩邊都有餐車,加上擺的小桌子小凳子,這過道里實在太擠,朱莉就不往裡進了,她就停在口子上,撐開她那個老大的遮陽傘也能遮陽。

她上次來時就看到擺攤的都配備了小桌子小凳子,朱莉帶了兩個大的兩個小的凳子。

對於這個新來的擺攤的,旁邊幾個攤上老闆只在百忙之中抬頭瞟上一眼,並不放在心上。

年紀這么小,吃不吃得起這個苦還不好說呢,估計就是聽別人說擺個攤一天能賺上千就來湊熱鬧了,錢哪那麼好賺。

賣卷餅的老闆把卷餅裝進袋裡給顧客,「十二塊錢。」

生意哪那麼好賺,他從九點鐘就來了,站了站了三個小時,這會兒是人最多的時候,哪怕多的排隊也不超過十個人。

朱莉隔壁攤雜糧煎餅的胖嬸不時往朱莉這邊瞥一眼,看她賣啥的,賣快餐的,她又想看她賣什麼菜。

小年輕炒的菜能比她有經驗?她的年齡至少是這小姑娘的翻一倍。會做菜的年份都比她的年紀大了,都還不敢炒那麼多菜來賣呢,炒菜比他們這賣雜糧煎餅和卷餅餛飩的成本大多了。

胖嬸預測,這小姑娘擺兩天就不會再來了,還是太年輕啊,虧錢了她就知道事情不簡單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