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蹟快餐店[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還吃得下就沒有問題,程哥放心了。人家爹媽把孩子託付給自己,就得對他負責到底。程哥起身給他去盛了碗玉米濃湯。

這時候不忙,朱春華閒著,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水,放了點茉莉花茶,端過去,「現在是算下班了,還是還要再跑一些時間?」

程哥謝過,苗進放下筷子,雙手接過,由此可見,出來家裡是教了禮數的。

「阿進回宿舍休息,我再跑到十二點,晚上掙得多。」

「辛苦辛苦。」

「老家出來不就為多賺點錢嘛,要在我們老家,干比這還累的活都賺不到一半。」說到這,程哥又不得不說下這家店對他們這種外出打工人的重要性了。

聊著聊著,朱春華也說起自己以前在工地時也是早上起來就幹活,幹完活吃個飯就睡覺,賺錢真是不容易啊。

苗進不插話,就安靜聽著。直到店裡有顧客來打包。

程哥將熱乎的茉莉花茶都喝光,整個腸胃被沁香的茉莉花瓣浸潤般舒適,打了招呼,又忙於夜色中。苗進回宿舍,要給老家打個電話。

結束營業十點,朱莉算了下今天進帳,除去買菜錢,進帳13669。

預料之中,畢竟今天是周一,加了一百份外賣還有這些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每天兩百份外賣的量一直維持到周五,收入趨於穩定。周末兩天又是人擠人,到了工作日,進店的人數又相對減少。但大家在經歷了周末的工作強度後,工作日的這點工作量就更好應付了。

朱莉廚房和展菜台兩頭轉,齊豫兩百份打包完出來和王琴一起收拾餐桌,朱莉進廚房補菜,她才會到展菜台補位。

劉敏秀與朱春華輪換盛菜和收銀,長期低頭盛菜肩膀和脖子實在承受不住,輪換著就好很多。

一晃時間到十二月,七號一早朱莉便給齊豫和王琴打了工資,原定五千,她發了六千。這是朱莉與爸媽商量的結果,店裡生意好,她們幹活不惜力,理應多得,也是激勵。

「王姐齊姐,往後店裡生意好,咱們就加工資,一直好,就一直加工資,你們這一個月也辛苦了。」

比實際多發一千,往後還有可能更多,誰不高興。老闆看得見自己的努力,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尊重的,幹活更有勁。

王琴這月增加的收入還不止一千。她的自媒體帳號因為奇蹟快餐店的名氣也漲了不少粉絲。粉絲多,視頻的點讚數和收藏數就多,一個視頻的收入多一點能賺到一百元,加上前面已經拍了七八十個視頻,這月自媒體的收入也有一千五。

辭了家政後,第一個月的收入就能到七千五,而且早晚都能接送孩子,晚上八點半準時下班,王琴已經很滿足了。把兒子接過來這一個選擇算是做對了,生活在一點點變好,努力就看得到希望。

齊豫不在乎一天中多累多忙,她就要一個相互尊重的環境。

大雪節氣該喝點薑茶取暖。雪還沒有,白胖胖的珍珠圓子可以有。

糯米粉倒入不鏽鋼圓盆中,揉捏成較硬的糰子,再用拇指將糰子中間按壓出凹陷,塞入一顆豆沙丸子,封口揉圓,黏上糯米粒,在最上面點上一顆紅枸杞。

一個個滴溜圓的珍珠圓子整齊碼放在方盤上,推入蒸箱。

老薑刮去姜皮,榨成薑汁,紅棗去掉棗核,煮成一鍋姜棗茶。朱春華將姜棗茶拎到玉米濃湯旁邊擺放好,開店營業。

明珠小區的大爺大媽和自習室的同學們每天不相上下,永遠排在隊伍最前列。

寒冬臘月,趙大爺是所有老人中穿的最少的,同時還是最精神的,比自習室的同學們要精神很多很多。其他老人已經裹在厚重的羽絨衣中,每天出來吃個飯是最大的運動量。

姜棗茶很合老年人的心意啊,結完帳放下餐盤,一定要去倒上一杯。

盛雨晴打包完所有的飯菜,用保溫杯接了杯姜棗茶。幸好自己的保溫杯大,兩個人喝沒有問題。

這多虧朱莉在群里發了條信息提醒大家——今日大雪,姜棗茶驅寒,同學們可帶保溫杯來裝一杯下午喝。自從和朱莉說過她們在準備考研後,紅棗當歸湯真的一天不落,每天都有。

學生看到學校導師,總有一股光環在,前不久破滅了,讓她仍然有力量面對生活的是朱莉,這家店,還有好朋友陳佳樂。<="<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