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靠彈幕劇透成為遊戲贏家[無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一幕應該出現在某些三流推理小說的最終解密環節里,嫌疑人自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而唯一的要求竟然是讓偵探推理出自己的整個方案。

實在令人困惑。

不過這對她沒有任何壞處,因此簡連青什麼異議都沒有。

正如蓁蓁所說,她之前就已經分析出了她的秘密。

哥哥的秘密是他隱瞞了父母互相信仰的宗教並不一樣這件事;

妹妹的秘密則是她以為父母只要在家裡的人齊整的狀態下才能夠完成獻祭。

父母的秘密更是簡單。

他們一個人信仰A神,一個人信仰B神,但是都相信只有殺死自己的家人才能夠達成「甜蜜家庭」的結局。

但是,

簡連青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手機上,現在的屏幕顯示仍舊是階段任務完成度,

還剩下20%。

這20%應該就是副本原先發生的故事。

這個副本的沉浸感一直很強,而且在此基礎上又沒讓玩家完全參與。

這幾天她就像玩了一個比較沉浸、有一定自由度的全息遊戲一樣,最後打出了一個連GM都沒想到的結局。

在此基礎上,哪怕簡連青再愚鈍,現在也應該反應過來了——

她代入的是這些事發生時候BOSS的視角,那BOSS本人在這幾天又經歷了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令BOSS產生執念的這幾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既然蓁蓁將這剩下的20%交由她自己推理,那麼一定程度上說明她現在獲得的線索已經能夠推測出這些天發生的事情了。

簡連青閉目回想了一下自己這幾天的經歷,又睜開自己的眼睛。

首先,蓁蓁不可能和她一樣,在這個副本里經歷了三次死亡。

雖然亡靈已經不是人了,但是令BOSS產生執念的事件發生的時候,蓁蓁絕對還是一個人類。

另一方面,即使這個副本有很多的非科學能夠解釋的事情,這些事情也絕對不包括逆轉生死。

父母的終極目標都是殺死家人,以達成自己最終能夠和家人在神明身側團聚的願望。

如果他們在第二次、第三次死亡時就成功達成了自己的夙願,那第一次死亡就不應該存在。

既然如此,這三次死亡很可能起到的是一種抽象的象徵作用。

死亡能夠象徵什麼?

分別?

不太可能。

簡連青默默地想到。

第一次死亡她同時經受了兩種死法;

第二次死亡雖然只是毒殺,但是死亡之前絲線也告訴她家裡有兩個生命體徵;

第三次死亡之前雖然她只見到了父親,但是在第二次死亡的時候她見到了家裡的所有人,不可能有人出事。

但是既然蓁蓁決定以這樣的方式作為線索來引導整個副本,一定有她的理由,這是這個理由她暫且不知道而已。

既然如此,簡連青換了一個方向來思考蓁蓁在這個副本里給出的信息,可以先推那些現在已經知道的東西。

先從遊戲目標開始。

這個副本的遊戲目標是:在事情發展的最後,「我」是否還活著?

根據之前簡連青的推測,這個遊戲目標是BOSS讓玩家沉浸式扮演這件事發生的那幾天的她自己,然後讓沉浸的玩家來回答這個問題。

BOSS作為最終產生執念的那個人,在原來那條世界線顯然是活了下來的。

但是她對自己的存活產生了質疑,她認為自己或許應該在這場事件里死去,因此才有了這個問題。

由此可以倒推一些當時發生的事情:

父母最終可能有人成功殺死了自己的家人,完成了夙願。

四個人里是只有BOSS蓁蓁活了下來,還是有其他的人和她一起活了下來?

簡連青傾向於四個人里只有她一個人活了下來。

蓁蓁對這件事久久不能釋懷,以至於死後也產生了執念生成亡靈,顯然她對自己的生命也沒有那麼看重。

可以說,她一定程度上認為自己的家人重於自己的生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