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帝真的很難想像,長生是要忍受多麼大的痛苦,來接受曾經差點親手殺死的太后來對他噓寒問暖。
「皇兄,」顧青時自嘲一笑,「你可知為何當初太后娘娘會應下我與阿若的婚事?」
「長生,你住口!」
眼看著顧青時就要張口說出她的秘辛,太后急得趕緊叫住他,「皇兒,你莫要信他的胡言亂語,他是在報復哀家!」
顧青時擠出一個乾巴巴的笑容,「這些年每每想起此事,臣便覺得如鯁在喉,只是那時鬼迷心竅,寧願以此換得我與阿若平安相守,更抱著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這樣我們母子就能和睦相處,也能換得她的幾分真心,如今看來,本就是我錯了。」
「長生,」長安帝有些不解,「到底所為何事?」
顧青時死死的捏住自己的手指,不停做著深呼吸,「皇兄,你可還記得,太后娘娘身邊曾經有一位極受寵愛的內侍,名喚黃忠的?」
長安帝點了點頭,「他不是得了天花,沒熬過去嗎。朕記得母后還為此傷心了一陣子。」
「傷心?分明是心虛!」顧青時指著太后,「那黃忠,根本就不是個太監!他與太后,早在父皇去世後便廝混在了一塊!」
那時邊關有大敵入侵,長安帝御駕親征,留顧青時在京城駐守,當時太子還太小,雖然有監國之名,實際卻由顧青時代為輔佐。太后每日在後宮裡不問國事,仗著長安帝不在京城無人管制,在後宮裡越發過分。可那時盛國正值危急關頭,要是在這個關頭再爆出此等醜聞,皇室危矣!顧青時只能處理了所有知曉內情的人,儘量將傷害降到最低。
只是事情雖然處理了,卻始終是扎在他和太后心頭上的一根刺。後來他心悅於俞夏,想請旨賜婚,太后召了他過去,主動提出若是想得到她的同意,就把當年的事徹底咽到肚子裡,不許向任何人提及,還命他發了毒誓。
顧青時一時迷了心,便應許了此事。
說到這裡,顧青時「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臣有罪!臣不該為了一己私慾,隱瞞陛下到今日!」
「唉——」
長安帝重重嘆了一口氣,把顧青時拉了起來,「你也是為了國家大義,朕又怎會責怪你呢。」
「皇上!」太后難以置信,「他連證據都沒有,你居然就這般信了他!」
長安帝搖了搖頭,「這世界上任何人都會負朕,唯獨長生不會。長生幼時曾對朕言,願為朕的左膀右臂、肱骨之臣,朕那時並沒有放在心上,可是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長生卻幾十年如一日的履行了他當年對朕的承諾。朕可以不信任何人,唯獨不能不信他。」
其實長安帝如此信任顧青時,又何嘗不是因為他把為臣為弟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
這些年顧青時身為福王,雖然在世家中名聲不顯,但是在百姓之中威望極高,每到一地任職,離任時當地的百姓都齊齊去送別,雖然顧青時沒少把功勞歸結到長安帝身上,他的名聲卻越來越好。
如果他只是普普通通的臣子,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誰讓他是中宮嫡子呢?按照祖訓,也是有繼任皇帝的可能的。既然他沒有問鼎天下之意,還不如借著傷病早早遠離是非,做一個無官無職的閒散王爺。
這就是顧青時和太后的差別之處了。
顧青時能夠得長安帝這麼多年的倚重和信任,不是單純因為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那麼簡單的,像太后那樣仗著自己是長安帝的親母就肆無忌憚的消耗他們的母子情分,卻忘了早晚有一天這情分也是會盡的。
「來人,太后娘娘身體不適,需閉宮休養,不得打擾!」長安帝負手而立,很快就有了決斷。
「皇帝,你怎能如此輕信他的一面之詞!」
太后衝上去就要找長安帝理論,卻被宮人死死地攔下了。
「皇帝,皇帝!你這個不孝子!你怎敢對哀家如此!你這是大逆不道,要遭天譴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