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不敬楚國王室,也不在乎百姓。

但他在乎項氏一族的榮辱,在乎跟隨他的壯士。

………

爭吵中的儒家弟子紛紛駭然。

他們無法理解自家學說怎麼會讓華夏置於如此境地。

………

秦人靜默。

如天幕有感,它必然看得到大秦境內正醞釀著狂暴的殺意。

【「胡亥繼位,不過是大秦亡國。夏亡有商,商亡有周,周亡有秦,秦亡有漢或楚,不變的是這片土地上的華夏兒女。」】

【「扶蘇繼位,必以分封制恢復周禮,各封國也必將互相攻伐重演春秋戰國。」】

【「可周朝有八百年,大秦不會有。」】

【「五年前匈奴立國,有控弦之士三十萬。」】

【「五百多年前的犬戎部落就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我大秦倒退八百年回歸周制,用什麼去抵禦已經從部落立國、控弦之士三十萬的匈奴?」】

【「用我華夏兒女的血和肉嗎?」】

【「諸位,秦滅六國,是華夏重歸一統;可若匈奴亡秦,便是神州陸沉、華夏亡族滅種!」】

說得這麼嚴重,是她的風格。

從歷史來看,如果匈奴真的亡秦,以農耕文明對遊牧文明的降維打擊,有很大的可能是提前出現元清。

卻不是必定如此。

元朝面對的華夏已經歷經漢唐盛世,華夏意識已經形成,但秦朝——看舉世反秦就知道,並沒有形成華夏共識。

漢朝前期被匈奴壓著打,白登之圍漢高祖劉邦被困,之後被迫嫁宗室女和親。

如果她沒有記錯,劉邦死後,匈奴王還寫信侮辱呂雉讓她嫁過去。

這種恥辱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才攻守之勢相異。

很長一段時間裡,華夏的武力都被匈奴所壓制。

若扶蘇復周制,未經戰亂的大秦前期也許能與匈奴相持,但用不了多久周制必敗。

散沙狀態的華夏能不能保持文明的延續,就很難說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就更無法否認匈奴亡華夏的可能性。

匈奴之患,已有數百年之久。

每次匈奴成功南下都會製造巨大的災難。

嬴政坐回原處,他從未有過如此般的後怕。

當初在趙國東躲西藏時,他也不過立誓報復。

如今差一點,就不止是大秦、而是整個華夏都要葬送在他的遺詔之下。

他甚至要為趙高胡亥矯詔而慶幸!

扶蘇渾身戰慄。

他無法否定秦二的推測,因為他確實想要恢復周制,重啟分封。

回歸周制之後要如何抵禦三十萬控弦之士的匈奴?

他不知道。

儒家能抵禦匈奴嗎?

不能。

儒家不過是在愚弄他而已。

無法抵禦,則匈奴亡秦神州陸沉!

嬴陽滋瑟瑟發抖。

她先前想要爭一下「秦二」的身份,不過是對權勢有渴望,可這權勢之後要背負的東西她不知道,知道了她也不敢碰。

………

神州陸沉。

看到這四個字,張良仿佛被什麼壓得喘不過氣來。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秦二看得太遠,才會立下如此重誓。

他張良怎敢說她無德?

………

陳平駭然。

他確實猜到了秦二用兵是覺得鄰國都有威脅。

卻沒想到匈奴竟然已成如此大勢。

神州陸沉之危,除了秦二竟無一人察覺嗎?

滿朝文武在做什麼?

諸子百家在做什麼?

他陳平自詡有急智,又在做什麼?

為何會想不到?為何在此之前無人支持秦二對匈奴用兵?

………

「夏亡有商,商亡有周,周亡有秦,秦亡有漢或楚……」

劉邦怔然半晌。

他自然猜得出他就是秦二口中的漢,畢竟項羽必然為楚。

「這女子竟是比吾超然,」劉邦忽而大笑不止,將酒角往地上一摔:「那蘇張之事,乃公去也!」

蕭何起身往咸陽方向遙遙一拜。

非無德之君,聖君是也。

………

「秦復周制,而匈奴不復……」

叔孫通痛哭流涕:

「是我儒家之大錯!大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