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搶答:「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遠,這並不意味著我比巨人更高。」】

無數人為這句話動容。

不用解釋這句話的來龍去脈,只要知道這句話是秦二對始皇帝的評價,就該看得出它蘊含的謙遜與尊敬。

秦人都接受秦二是聖皇,但始皇帝……還是暴君。

這一個月發生了很多改變,還有很多沒變。

四百多名方士沒被活埋,但同樣也沒被放出來。

數十萬刑徒仍在驪山修建陵墓。

《挾書律》被廢除,誹謗罪依舊在。

沉重的賦稅與徭役沒有減輕。

能讓秦人滿懷希望的,不過是秦二已成太子,未來有盼頭。

說句不好聽的,絕大多數秦人都在期待秦二早日登基,換掉現任的暴君。

可聖皇對暴君的評價卻是「巨人」。

………

嬴政心神俱震。

早在月前看到天幕之上有這條帖子時,他就猜測過帖子裡的內容。

他雖然未曾苛待秦二,但也沒去期待秦二能給他多好的評價。

以己度人,嬴政如何看待獨自返秦的父王?

秦莊襄王在任三年,先後攻滅東周、伐韓攻趙取魏,最終魏公子信陵君合縱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迫使秦國退守函谷關十數年。

嬴政認為先王算是明君,不負數代秦王期許。

此外就沒有別的評價了。

「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始皇帝,在自誇功績時都不帶把秦莊襄王拿出來作對比。

秦二扶大秦於傾覆之際,後侵吞匈奴、西征數國,致天下唯有華夏。

有著如此功績,縱是自稱德功皆過始皇帝,嬴政最多趁著女弱譏諷她幾句。

卻不想秦二對他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嬴雲曼暗自鬆了口氣。

得虧她嘴嚴,這句評價純屬剽竊西方名人的名言,這話既抬巨人也抬自己。

至於是誰的名言……不好意思她沒記住。

嬴雲曼也沒搞清楚是在什麼狀態下說出這話。

可只是看到這話,她就想到「巨人」是祖龍,卻不僅是祖龍。

她不是多麼天賦異稟的神人,智謀遠不能與謀聖張良相提並論。

幫助「秦二」走上未來那種高度的,是華夏五千年沉澱與無數文明智慧結晶的浸染。

且只是被其浸染,未能掌握其之萬一。

她不過是看得更遠,又怎能與巨人們比高?

【正確!】

【這句話出自秦歷35年的朝會,有臣子認為她的功績高於始皇帝,應該建造比驪山陵更奢華的陵寢。】

【秦二這話說出來,感覺那個臣子得羞愧欲死。】

【不管羞不羞愧,隨後就是秦二把人調去神州極北修路了。】

【凍死這個沒腦子的,秦二在乎陵寢的話早在登基的時候就修了,至於拖到年近四十?】

秦二年近四十都沒有修陵寢?

身為帝王就應該在登基之時修陵。

就算征伐匈奴時財政難支,可秦歷三十五年時已吞西域,俘虜少則也有數百萬,難道還建不起陵墓?

俘虜萬萬人再去修建,想法不錯,但她又如何確保沒有不測?

嬴政決定獨處之時與秦二詳談此事。

………

秦人看到「比驪山陵更奢華的陵寢」就嚇了一跳。

好在天幕明確表明秦二並不像始皇帝那般熱衷此事。

「上千萬奴隸呢,修陵也不用我們秦人來修。」

有聰明的秦人想起月前的天幕。

「太子的陵墓必然會比驪山更加奢華!」

不是他們修,也不用他們交四賦,秦人們立即就放心下來。

張良等人倒是注意到秦二不在乎陵寢這一點。

但在厚葬盛行的華夏,無人敢往另一個方向去想。

【有人認為這話可能是秦二用來拒絕修建陵寢的藉口。】

【所以我將從秦二的實際行為分析,始皇帝這個巨人對她造成了哪些影響,以證明此言的真情實意。】

【確實見過這種神經病,拜託,看看徐福怎麼死的,就該知道秦二是真的很推崇政哥啊。】

不,她非要弄死徐福和始皇帝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主要是這狗東西真的去了最不該去的地方。

唯一知道真相的嬴雲曼寂寞如雪。

但這樣挺好,還有什麼能比失權後的推崇更顯真切?

祖龍越是信任她,她的各項改革才會越是順利。

徐福還在押送的路上,如今的嬴政已經沒有月前得知受騙時的怒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