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
是那三年積攢的對嬴政的不滿,是覺得造反上位更能證明嬴政的「不祥」是大錯,是將真實的世界當作遊戲、認為內戰的傷亡是註定——
若她真信什麼註定,又何必要造反給大秦續命?
若不是天幕點醒,她會在二十萬秦卒被坑殺時才發現:
那八百萬秦人的死都與她的賭氣有關。
這是何等大錯!
她怎能不哭?
秦二反省,嬴政也在自省。
如果他不信鬼神,秦二會在距離咸陽宮不遠的宮殿長大。
秦二不會藏鋒,他也不需要尋求長生。
不會有胡亥矯詔、反秦四起,最終秦人銳減八百萬。
他能心平氣和地自省,是因為已經停止服食毒丹月余——
勸阻他服食丹藥的,是秦二。
【基於以上的前提,我們再來分析秦二對始皇帝的看法。】
第37章
【再看「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看得更遠,這並不意味著我比巨人更高」,是不是就能品出不一樣的感覺了?】
【以前只能感覺到秦二推崇政哥, 同時也在自傲「看得更遠」。現在再看, 莫名看出了她對父親的懷念與對大秦的愧疚。】
【心塞塞, 但還是想看樓主分析下去。】
對大秦的愧疚。
是啊, 秦二因「賭氣」不去順位繼承, 非要去造反。
隨後大秦數年內戰,秦人減少八百多萬。
張良本該為此痛斥秦二,但這個「樓主」太聰明了。
先詳細解釋秦二賭氣的理由,讓人認為自己處在秦二的位置也會選擇不見始皇帝。
這時候再引出新安城祭,此時責罵秦二就等同於責罵自己。
如今大秦太子已定, 不會再有內戰。
誰還能去責怪秦二?
………
就如張良所想的那般,秦人只要想到秦二已是太子就心下大定,又哪來還會去責怪她?
責怪她不正常繼承大統嗎?
她已經是太子了啊。
而天幕上的秦二, 他們畢竟不是親歷內戰的秦人, 反而會因秦二的「愧疚」而心生不忍。
翻牆出去玩、和阿父賭氣——多么正常的事情。
只因她是帝王,她就要為原本正常的事情對大秦感到愧疚。
………
嬴雲曼知道,在意識到犯下怎樣的大錯時, 天幕上的自己只會更痛苦更自責。
對外她可以無德, 但對內她有著那個時代培養出的、對自己極高的道德要求。
那時的她說出這句話, 懷念的不是祖龍。
而是不能宣之於口的「過去」。
她將這個世界視為遊戲的根本原因,是她嚮往紅色的靈魂與這個封建的時代格格不入。
她選擇了逃避現實。
曾經她只需要跟隨旗幟的指引, 就算心不在焉也不會偏離正確的道路。
獨自來到這個世界後, 她走的每一步都得由自己選擇方向。
走錯的每一步, 都將付出代價。
八百萬秦人的代價太過慘痛,哪怕隔著時空, 也足以讓嬴雲曼警醒:
這條路很孤獨。
選錯了方向,沒人可以糾正她。
【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於始皇帝這兩大功績,秦二是怎麼做的呢?】
【馳道依舊按照始皇帝定下的規格來,鐵路也是全國統一尺寸!】
【度量衡全面改進,但說到底還是沿用的政哥的思想。】
【對的,走出叛逆期後,秦二是始皇帝治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只是各方面更加完善。】
「鐵路?」
嬴政自然發問,他還無法理解鐵做的路是什麼東西。
「兒臣也不知。」
這個問題嬴雲曼無法作答,答了就穿越者實錘。
那就是秦二繼位之後才做出來的東西。
嬴政也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在「忠實踐行者」這個詞上看了數遍。
能有這樣的二世,是大秦之幸。
嬴雲曼雖感激於天幕的警醒,但看到這幾段推測,還是感到有些無奈。
簡化文字和改進度量衡明明是同一性質,卻被腦補為前者是為了賭氣、後者則是傳承。
但非要這麼理解……
也沒錯。
她確實做了逃避現實這種幼稚的事情,而傳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