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即便是幾百年後揚言要將自己葬在星辰大海的人,也很難主動把親人的骨灰給揚了。

【我補充一下:其實服喪制度可以作為君權的一種補充,也就是君王可以藉助重臣回家服喪的時間奪取權力。】

【那秦二幹嘛要廢除久喪?】

【因為自信:秦二的集權程度可以說是封建王朝中最高的,比政哥還高,她根本就不需要藉助服喪來奪權。】

集權並不是個好詞,換個角度就是獨裁。

但特殊時期,集權能將治國的效率拉到最高。

比如改革。

集權程度越高,改革的成功率就越高。

嬴雲曼清楚她為什麼要集權。

地方上的權力不集中到中央,光是土地改革就能再引發一輪反秦狂潮。

土地改革再怎麼利於民,集權程度不夠,地方豪強與官吏勾結,就能將無知黔首矇騙得以為改革有害。

嬴政自認為對帝國的掌控已經達到最高:「集權?」

不需要問太多字,秦二能聽明白他在問什麼。

「臣欲將地方官吏的任免收歸中央。」

集權不止政事還有軍事,不過嬴雲曼沒必要說那麼多。

韓信在旁聽,不能讓他知道。

政治上的幼稚只能說明他想不到某些點,可不是指他聽不懂人話。

………

張良很疑惑。

君王有權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奪情,但很難真正廢除久喪。

不是君王不能廢除,而是人死政消。

只要有一任需要久喪制度來鞏固權力的帝王,久喪就會重回朝堂。

徭役、賦稅也是如此。

秦二究竟是如何確保她的施政得以延續?

【秦二廢除了臣民對君王的服喪,規定只有直系血親去世才有十日喪假。】

第39章

【十日?古代要是人在異地, 十日還不夠來回吧?】

【在路程上花費的時間不計入喪假內。】

【我去,怎麼感覺比現在還人性化,咱們喪假才給三天!也不管遠不遠!】

【因為在現代不管身隔多遠, 都可以通過網絡隨時聯繫, 也有飛機高鐵能讓你一天內到家。但在古代, 異地的家人那真有可能一輩子見不著幾次面。】

【也是噢。】

服喪改成十日?

這個消息沒有引發太多的反感。

如果說厚葬還關係到死後世界的殊榮, 這服喪真就多是在被迫表演孝子賢孫。

服喪期間不得飲酒食肉、不得洗澡更衣、不得嫁娶、夫妻不得同房、不得參加婚喪慶弔、不得訪友、不得……

或許每個地方的風俗都略有不同, 但共同點就是不能過得好。

而目的卻僅僅只是表現得「孝」。

要說有哪些人會對久喪變十日心有不滿,那就只有儒家了。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孔子認為人出生後三年才能離開父母懷抱,所以應該為父母服喪三年。

但眾所周知, 儒家的崇古差點把華夏葬送在匈奴手中。

儒家沒有遭受致命重創,純粹是因為秦二認可儒家的五種思想。

「君王本就有奪情之權……忠孝不能兩全,取忠。」

墨家卻是另一副景象。

張行直截了當:「太子可謂墨家聖君矣!」

………

飛機高鐵是什麼?

不管身隔多遠都能讓人一日到家?

陳平無法理解這是什麼。

不過「隨時聯繫的網絡」他已經見識了。

天幕上的文字, 就是許多不同地方的人在聊天。

這種鬼神般的手段, 竟是後世之人不信鬼神也能做到的事情嗎?

【廢除久喪只對君權不利,秦二以律法即可修正。但在厚葬這種關乎所有人利益的事情上,卻不是單純的一道法令就能處理的事情。】

【這我知道。初版《秦法典》就有節葬的規定, 因為小良子的反對, 從禁止厚葬改為先禁止修建大型墓葬。】

【小良子也有拎不清的時候?】

【你可以不信張良但不能不信秦二, 她這樣的犟種帝王能改變主意,那必然是張良說得太有道理。】

【這個正史有記載, 秦二低估了厚葬的根深蒂固, 張良勸阻後就修改為先禁大型墓葬。】

【小良子的顧慮也成真了, 只禁大墓葬都引發數十起貴族與當地官吏勾結隱瞞的大案。】

【直接禁厚葬,犯法人數就得多到秦二不得不撤回法案的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