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麼說吧,軍功爵制的要求是斬首,但人頭太多不好攜帶時,出於人性化可以改為割耳朵。】

【人性、化?】

【另外,沒人能從一隻耳朵分析出這是敵軍的還是老百姓的,也分不出是男是女。】

【……靠。】

【殺良冒功?】

【對。】

殺良冒功在大秦是重罪。

但嬴政很清楚,在大型戰役中不能以首級計算軍功時,只算耳朵必然造成大量的殺良冒功。

這是權衡利弊之下的不得已之舉。

就像允許軍隊劫掠本國黔首,也是如此。

嬴政問過秦二要如何改革軍功爵制,但她沒有直言,而是將燎原一營的軍制念出來。

這種要耗費巨額財政的改革,嬴政並不看好。

若非天幕透露改革成功,他要做的就是打消秦二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

張良竹簡上還沒有寫一字。

天幕所言,都是他所知曉的事情。

也是他執意要刺殺始皇帝的重要原因。

即便韓國輸給秦國,張良也不認為軍功爵制利於民。

秦軍的殘暴,甚至不只是為了獲得賞賜,還有恐懼「罰過」。

軍功爵制以五人為一伍,若有人戰死,同伍之人必須殺敵抵命,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即便秦卒原本是良善之人,為了不受重罰,也會被迫變得殘忍。

【秦二正式對軍功爵制進行改革是在南越歸降之後。】

【首當其衝的是軍功的計算方式:改為疆域、俘虜、斬首的三重計算,其中疆域的權重最高,斬首僅比俘虜高一點。】

【確保殺良冒功的收益遠低於被發現後重罰的風險。】

【具體的計算方式比較複雜,想知道的可以搜索相關論文去了解。】

張良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弊端。

其一是避戰:既然都是作戰,和弱者作戰後獲取軍功的概率更高。

其二是疆域——若是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又該如何計算?

兩個念頭剛起,張良就已經想到秦二的解決之法。

天幕過去的帖子中有過提及:

設郡之後才會計算疆域的軍功。

避戰也不是問題。

北為韓信,南為李信,二者都不會避戰。

作為最高統帥,只有尋求獲得最多的疆域才能得到更多的軍功。

若部下避戰自會有處置之法。

解決殺良冒功隱患的俘虜權重……也就只有秦二敢這麼做:

無關風月

將敵國百姓盡皆視為俘虜。

………

秦卒們有些不安。

他們不通文字也不懂算數,人頭計功他們還算得清,但這種三重計功就完全是為難他們。

但很快就被「帝陵守軍魂」安撫。

他們願意相信聖皇。

【其次是軍功和爵位都不再世襲,也不能贖罪減刑免刑。】

嬴政現在知道怎麼會有人勸韓信造反了。

或者說秦二居然真能成功改革,才是讓他感到驚訝的事情。

正如嬴政所猜想的那樣,大秦幾乎所有已有爵位的軍卒都無法接受這條改革!

就連對大秦忠心耿耿的蒙恬,都有一剎那的恍惚。

太子想做什麼?

這哪裡是改革軍功爵制,這分明是廢除軍功爵制!

………

陳平沉思。

他先前猜測秦二將以永免徭役作為賞賜,讓軍功爵制的改革成為大勢。

但他沒想到她竟然激進至此。

不對。

世代永免徭役,對於絕大多數沒有爵位的秦卒、和爵位在第七級公大夫之下需要服役的秦人,會更願意選擇永免徭役——

只要免除的條件不要太高。

但再往上,本就可以免徭役、或是能讓奴隸代替服役的高爵,就很難接受這般改革。

【爵位的作用改為每月一發的工資,即爵位越高工資越高。最低等的公士獲得的工資足以養活一家四口。】

【最高的王爵,工資是公士的兩百倍(倍率和原本的歲俸一致)。】

【熟悉的感覺回來了,這才是入伍應該有的待遇嘛!】

【別倒果為因啊,現代軍制就是秦二的再改進,這不叫回來了。】

沒有爵位的秦卒立即倒戈。

占比最高的一級公士和二級上造也改為絕對贊成秦二的改革。

雖然他們看不懂「工資」是什麼。

但不用算別的東西,光是能養活一家四口就足以讓他們更願意接受這種制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