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百多歲。

嬴雲曼知道定無數秦人對這個壽命心生嚮往。

這些人會對張蒼「算出」的「正確答案」深信不疑。

只憑天幕寥寥幾句還不足以扭轉大秦的早婚早育觀,但這為嬴雲曼延後婚齡提供合理性。

也能少些陽奉陰違的人。

再配上教育普及,糾正早婚陋習並不困難。

嬴雲曼需要更多的人口,但還不需要女性在二十歲之前就生育。

嬴政心緒複雜。

他已不再求長生,可正因追求長生,連長壽也不可及。

………

數學的魅力?

張蒼不是墨家弟子,他原本以為數學一道與他無關。

如今看來竟是大錯特錯。

數學、數字、數據、「算出」……

顯然數學更像算術。

只是他這樣精通算術的人也沒想過,算術一道居然還有這種用處。

發揮個人的才能以惠及天下人,張蒼自是責無旁貸。

【張蒼的貢獻還有同姓不婚的延展——近親不婚!】

【這個說來也奇怪,明明都因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禁止了同姓結婚,怎麼還會允許異姓的近親結婚?】

【就是,近親結婚的無論同姓異姓,難產、夭折、遺傳病、畸形兒的概率都很高,怎麼就沒人管呢?】

【沒把女性當人看唄,都異姓了不算近親咯。】

【啊這……】

【同姓不婚的推行是為了維護宗法制的倫理關係,而異姓近親不存在這個問題。】

【唉,不是近親的同姓結婚反而沒有問題,這是生物學的常識。】

不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是「男女近親,其生不蕃」?

張良記憶力極強。

故而能將所見所聞與天幕所言對照。

近親婚姻的女方難產、幼兒夭折確實更為常見。

這不是多難得出的結論,可在此之前卻無人以「其生不蕃」阻止這類婚姻。

因為……

「沒把女性當人看」。

女子因難產而亡,人皆道尋常。

子嗣不豐或幼兒夭折,男子也可以納妾。

同姓不婚,只是因為有違宗法禮制。

女子的處境,竟是如此艱難?

………

秦女怔然。

與近親成婚子嗣不豐、或是誕下「畸形兒」而被視為不祥的秦女更是淚如雨下。

這不是她們的錯!

【《此行不孤》的秦二論軍名場面也不符合史實。】

【這不對吧,那台詞明明就是課文的翻譯,這怎麼可能不符合史實?】

【棋盤不對。】

【???】

陳平回憶棋盤,並未發現不對。

黑棋優勢極為明顯,以秦二之謀壓制周亞夫並不奇怪。

這倒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段話「符合史實」。

………

嬴雲曼當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她看不懂棋盤。

沒錯,她不會下圍棋。

就算是下棋,她也只會跟周亞夫下五子棋。

怎麼可能是圍棋這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的東西。

【秦二不會下圍棋,她跟韓信下棋都只下五子棋。】

【嘖,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兵仙嫌五子棋太簡單,還試著教秦二下圍棋,教了小半個月後放棄。】

【因為秦二總是篡改規則。】

【規則制定者為什麼要遵守規則,篡改一下很合理嘛!】

【問題是她改完就忘啊。】

【哈哈哈哈哈。】

【所以又是為了氛圍改的設定?確實,棋盤上擺著五子棋可太出戲了。】

【對的,就跟秦二時期早就推廣使用桌椅,但也不會拍一樣。】

沉靜如君上竟會有如此……之舉?

韓信素來不喜欺罔之人。

可思及那雙烏眸之中若是點綴狡黠,他竟生不出半分反感。

他不懂這就叫偏愛。

………

五子棋、連珠棋?

群臣很快就將二者聯繫起來。

他們都知道天幕現世之後,陛下就將政務先交由太子處理。

而太子也展現出天幕描述的那般可怖的治政能力。

最初的奏章還有陛下的修改痕跡,不久之後他們就只能看到一種字跡。

官制改革確實帶來混亂,可這種混亂卻更體現出太子的天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