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柯南同人] 二分之一赤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波本一方面覺得萊伊就是會和自己妹妹反目成仇的大惡人,一方面又覺得這種局面很可能是萊伊和瑪格麗特一起在演朗姆。如果是前者那麼萊伊實在是可恨,但在美國的經歷又告訴他事實很可能是後者,而如果是後者,那麼萊伊和瑪格麗特似乎是可以利用的對象。

他一直試圖摸清楚情況,但萊伊神出鬼沒的,能力又很強。

從琴酒那邊沒辦法入手。威士忌組打上朗姆的標籤以後,琴酒根本不見他們,分派任務也將任務的每個步驟分開。他們去美國那麼長時間都沒能見到貝爾摩德,倒是見過了瑪格麗特和琴酒……可會場裡琴酒看他和看陌生人一樣。

平日裡去跟蹤琴酒?那他會直接被琴酒殺死的。

波本認為自己臥底獲取信息的渠道太窄了。朗姆不怎麼管他們,看起來也不太在意他們,只把他們當做工具使用,這讓他們雖然拿到了代號,但在行動組沒辦法獲得太重要的任務,也很難獲得更多情報。

倒是執行任務時可以藉機摸到一些和組織有交流的政客名單,但也不能打草驚蛇。

公安那邊的態度是讓他們潛伏下來,等到潛伏更深以後藉助一個行動進行範圍性打擊,就像是曾經的日本威士忌一樣。

可波本進入組織以後,從組織的角度看到了日本威士忌的暴露:日本威士忌其實沒有暴露的必要的,是警視廳為了所謂的「一網打盡」讓他留在了危險的地方,繼而被組織找到了背叛的證據,且來不及逃走。

為了讓更多犯罪分子受到懲罰,付出代價仿佛也是應當的。

如果這個代價是自己,波本不會有任何疑問。

可警視廳的臥底是他的幼馴染。

……警視廳還會發出類似的命令嗎?如果是,波本想,他或許會想辦法阻止,或者代替幼馴染。

赤井對波本的內心活動一無所知。他在已知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去觀察波本和蘇格蘭。

先入為主的話確實能察覺到這兩個人和真正的犯罪分子的區別,但也不排除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

赤井需要更多證據。

而大概是萊伊的回歸,讓朗姆以為最近琴酒那裡沒什麼可觀察的地方。他給威士忌組新布置了任務。

任務內容是暗殺一個最近準備在競選議員的某黨派候選人。

日本近期的社會輿論是要求收緊對於社會團體的政策。在日本,暴力團體是合法的,於是山口組這樣很有名的組織甚至猖狂到讓自己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美化他們的經歷,將非法生意披上貿易往來的外皮。

日本民眾從戰後蕭條的經濟中緩過氣來,又經歷了泡沫經濟和房地產崩塌的痛苦。

生活太難過了,還要再被社團人威脅,影響生命安全。

他們逐漸無法容忍這樣的現實。

民眾的輿論也影響到競選時的生態環境,近期不少競選人都提出了打擊暴力團體的口號。

其中有幾個候選人提出的主張格外激進,例如要直接頒布反暴力社團法,取締這些暴力社團,打擊違法犯罪等等。

這當然引起了民眾的關心,也讓他們的支持率上漲。

組織給出的任務就是要處理掉這些競選人中最顯眼的一個,讓大家明白:什麼反暴力社團,沒那個能力就不要提出做不到的事。

這是警告。

太猖狂了,赤井想。

那麼,很可能是臥底的波本和蘇格蘭會有行動嗎?

赤井決定用這個任務來觀察兩位隊友。

任務的事前準備按部就班進行,以波本為主,搜集情報,再由蘇格蘭整合情報並制定行動計劃。赤井在威士忌組裡一直是執行端,他對比這次任務的執行情況,認為這次任務和以往沒什麼不同。

正常的,如果這麼明顯就被發現了不對勁,那這種臥底連代號都拿不到。

能做手腳的有什麼地方呢?赤井憑藉自己的經驗,認為最有可能的方案還是假定任務圓滿完成,製造假死現場,將人替換掉。

本地的官方組織能夠引起一定的混亂,並且藉由混亂替換人員。

而他是狙擊手,現場確認一般是波本在做。

只要波本到時候想辦法給出目標確認死亡的結果,製造一定的證據,那麼這個人就算沒死,在組織這裡也是「死了」。

而如果採用這種方案,他就得想辦法確認一下這個人是否是真的死了,這也需要他做一些事前布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