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鎮國公雙手扶起他,道:「好好。老夫便把晨兒託付給你們了。」

「是!」

鎮國公緩了緩,道:「你日夜兼程的趕來,眼中儘是血絲,定是疲憊不已。快下去休息吧。想來過不了多久,禮部的官員便會攜聖旨去尋你。你還要立即啟程趕回凜關。」

「是。末將這裡還有一封郡主的手書,需呈交聖上。」

鎮國公並未多問,從懷中拿出一封信,叮囑他務必親手將這封信交給郡主,再帶去一句話,「不可輕敵,不可重殺戮,更不可忘乎所以。」

靳忠記下,謹慎的將信收於懷中。臨別之時,甄明理對著靳忠一揖到底,萬般話語,千般情緒皆在這一揖之中。

甄明理,鎮國公甄義的嫡子,官至正二品左都御史,對他一個參將行如此大禮,他不能受,又怎敢受?但此情此景,靳忠卻明白甄大人這一揖的分量。他斷無推辭之理,鄭重還禮。

文和殿西間內,皇后側身坐在榻上,拿著絲帕輕輕拭去皇上額頭上的細汗。

顧敬溫和的注視著皇后,輕聲道:「不用擦了,你在這裡陪我說會兒話就好。」

皇后仍是仔細的擦拭後才停了下來,柔聲道:「瑞王薨逝,我知你定是悲傷難抑。」說到此處,皇后也是難過不已,紅著眼眶接著道:「可你也不能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子。你是大周的天子,是臣民百官的陛下,更是我的夫君呀。」

皇后輕吸一口氣,道:「你若有事,大周會亂,但再亂也有安定下來的一天。天不會塌,地不會陷,百官可繼續謀求仕途,百姓會如常生活。可我和清瀅、昀兒卻是失了夫君,沒了父君,再無倚靠。」

皇后用絲帕擦了擦眼淚,哽咽著道:「你是我們真正的天呀。」

顧敬甚是動容,拉住她的手,道:「你的眼睛本就不好,莫要再哭了。」說著抬手親自擦去皇后的淚水。

顧敬看著眼前的髮妻,忍不住追憶:「王叔顧朗一生戎馬,在聖祖麾下與父皇一同征戰四方,所建之功無人可比,說大周這片江山是他打下來的都不為過。王叔一心輔佐聖祖和父皇,聖祖駕崩,王叔本是嫡子,卻以賢德不及兄長為由,將皇位讓給了身為長子的父皇。」

顧敬面露悲色,道:「可嘆王叔三十七歲便戰死沙場,只留下顧光一子,繼承了王爵。瑞王自四歲起便與朕一同養在母后膝下。父皇子嗣眾多,朕只在顧光身上才能感受到兄弟之情,他就如同朕的嫡親兄弟。」

「朕比他年長,本應是朕護著他,卻因為太子的身份而不能相護。朕雖是嫡子,卻不是長子,前面有四個功勳卓著的兄長,後面還三個弟弟。這些人一個個虎視眈眈,時刻盯著朕的一舉一動,妄圖抓住朕的一點不是。朕做太子那些年,每日皆是戰戰兢兢,恪守本分,唯恐行錯一步。」

「是瑞王一直在護著朕呀!每每朕被構陷,都是他奔走明察,為朕洗脫冤屈。他幾次險些被人陷害,幸好父皇念著王叔,待他勝過親子,信重他,不曾疑他。」

顧敬仿若看著虛空,道:「建德十九年,幾個皇子聯合黨羽攻訐朕,父皇被讒言蒙蔽,欲廢除朕的太子之位,詔書都已寫好了。那時瑞王剛成親不足兩月,得知此事便在大殿之外整整跪了三日,願以全府性命為朕作保。鎮國公為了朕,直入皇宮,犯上,打了父皇。皇妹也是在外小心翼翼的左右奔走,幾日不曾歇息片刻,入宮後突然暈倒,跌入御花園的清池,險些喪命。最後,父皇……先帝才回心轉意。當時真是九死一生。」

顧敬握緊皇后的手,喉間哽咽,道:「先帝駕崩之時,諸皇子謀逆,又是瑞王千里奔襲,率軍從南疆趕回京師平定叛亂,護著朕,登上皇位。如今他戰死北境,朕竟連他的最後一面都未曾見到,讓朕如何不痛心,如何不愧疚呀。」

顧敬淚如雨下,身體不住的顫抖。

皇后淚流滿面,道:「臣妾陪著陛下一路走來,怎會不知這些。臣妾驟聞瑞王薨逝,也是心痛難忍,呼吸不能。可再如何傷痛,總要向前看呀。」

顧清瀅走近榻前,柔聲道:「父皇,母后說的極是。兒臣知道父皇追思難抑。兒臣也是悲傷難言。可眼下父皇最緊要的應是保重龍體。今日父皇雖然力排眾議,護著王姐承襲了王爵,擔任大將軍之職,但王姐畢竟是女子,此前並無先例,日後必會有朝臣心懷不滿,多有攻訐。王姐是王叔留下的唯一血脈,王叔最為掛心的就是她的安危。只有父皇安康,才能護著她,護住王叔留下的這一點骨血呀。」

顧敬聽到了心裡去,看著下巴上掛著淚水的女兒,不禁嘆道:「我竟不如清瀅想得長遠。」

八皇子顧昀道:「父皇重情義,憂傷過度,才會思慮不全。父皇莫要難過了,正如母后和皇姐所言,龍體最為要緊。」

顧敬用皇后的絲帕擦去臉上的淚水,心緒稍穩。

顧昀給皇上換上一盞熱茶,道:「兒臣聽聞今日朝堂之上波折甚多,幸好有國公爺及時出現,不然父皇還要耗費更多神思。」

顧清瀅看了一眼顧昀。

顧敬接過茶,狀似隨意的道:「是呀,確實及時。」

皇后觀其神色,問道:「陛下可是覺得有何不妥?」

顧敬飲了半盞茶,方道:「國公爺剛好出現,恐怕不是如他所說的那般巧合。想來他應是早已知曉此事,有備而來。」

顧昀躬身接過茶盞,順著說:「怎會如此?父皇應是多想了。」

顧敬看著顧昀,慢慢的調整了下靠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