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龐將軍突然跪下,鄭重的道:「請明惠郡主繼任大將軍之職!」

此言一出,秦老將軍、王將軍、徐將軍、錢將軍皆跪下,同請之。

顧晨怎敢同意?往日裡父王雖流露過此意,但她只當是父王的愛重之語,不曾當真,也不願當真。不論是自十二歲起入軍營,還是十五歲時隨父王出征北境,都只是為了讓父王高興而已。實際上,她更想做一個無憂無慮、灑脫無束的王公貴族,恣意生活,遊山玩水、逍遙自在。

秦老將軍見她推辭,從懷中拿出了一封信,恭敬的呈給她。顧晨接過,發現竟是父王的手書,火漆封口,完好無缺。她趕緊拆開,一字不落的讀了起來。

原來父王一直都知道,她做的一切皆是為了讓他開心。父王對此有欣慰,但更多的則是愧疚。信中寫,明知她不願做這大將軍,但卻必須由她做這個大將軍。守護大周王朝是瑞王這一脈的責任,哪怕她是個女子,哪怕有一天瑞王府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死在護衛大周的路上。況且,她自幼才智過人,能文善武,熟讀兵書,既有此才能,便不能白白浪費,抽身世外。

信上言明,皇上已經默許她繼任大將軍之事。原想等時機成熟,父女之間再推心置腹,把酒詳談。可戰事不停,行軍不歇,此事一拖再拖。擔心恐在戰事之中身有不測,未雨綢繆,提前與五位將軍商定了繼任之事,將此信交由德高望重的秦老將軍保管。信的最後,父王叮囑她要照顧好自己,愧疚於將如此重任託付給她。有她為女,乃此生大幸。整封信盡顯慈父的疼愛之情和嚴父的信重之意。

顧晨明白,父王算計了自己!父王太了解自己的脾氣,什麼一拖再拖沒有時機詳談,根本就是知道自己不會答應,拿準了她吃軟不吃硬的性子,用這樣一封遺書,硬是讓她不得不答應。即便明知如此,她仍是潸然淚下。

秦老將軍緩緩的道:「老夫自入軍營起便追隨老王爺,直至老王爺戰死沙場。後來,先帝太祖感懷老王爺,取了老王爺名中的「朗」字,建立懷朗軍交由王爺執掌,老夫才有幸回到瑞王麾下。老夫至今追隨王爺近二十年,可說是最明白王爺心中所想之人。老夫今日腆著這張老臉,倚老賣老一次,請郡主聽從我等所請,遵從王爺的囑託,擔任大將軍之職。」

「秦老將軍快快請起,我作為晚輩,如何受得起。各位將軍都是我的叔伯,看著我長大,快快請起,莫要折煞晚輩。」

幾位將軍不為所動,大有她不同意便長跪不起之勢。

看著恭敬跪著的幾位將軍,再想到父王薨逝,大仇未報,怎能不顧父王的遺願囑託,一意孤行。最終,她同意了。

幾位將軍當即就繼任大將軍之事與她商議,最終決定先攻占寒城,奪回凜關,再以軍功之名上奏天子。

三月後,三路大軍成功會師於寒城。敵軍見定北軍勢如破竹,一個個將士都殺紅了眼,猶如從地獄而來的惡鬼,全被嚇破了膽,再無抵抗之意。寒城之戰,勝。又不費吹灰之力奪回了凜關,至此,北境光復。

定北大軍入城的那一日,整個寒城成為了一座哭城。

父王的身後事要做打算,她想,父王定是寧可在北境看著他們攻打北齊,也不願獨自回京。有父王在此,還可激發眾將士對北齊的恨意,戰場之上必是戰意凜然。此時天氣也已經漸熱,送父王回去甚為不妥。她與幾位將軍商量,最終決定不送父王回京。用了保存屍身的法子,將父王安置在了大將軍府中的冰窖之內,待大勝北齊之後,再與大軍一同凱旋歸朝。

眾人商議畢,開始布置靈堂。這邊,由她親自寫凜關大捷的奏摺,又給皇上寫了一封信。另一邊,幾位將軍寫了聯名奏摺,奏請皇上任命她為大將軍。

只有父王的參將靳忠知曉,她已於一月之前,在行軍的路上傳書與京城中的外祖和姑母。她派靳忠回京,並且將天子可能問到的問題一一預設,讓他記住該如何回答。等靈堂布置好了,靳忠對著靈牌磕過頭後,便帶著兩封奏摺、一封密信和早已準備好的應對之語,奔赴京城。

雲逍推開門,身後跟著兩個婢女。兩個婢女低頭斂眸,將手上端著的吃食一一擺放在桌上,向著郡主的方向屈膝行禮,退出了門。

前任駐北大將軍張雲死後,這大將軍府就被北齊的周孚所占,府中婢女的遭遇可想而知。很多婢女被凌辱致死,還有一些不堪蹂躪,選擇了自我了斷。如今大將軍府里沒剩下多少婢女,多是做粗使活計的,還算懂些規矩。

雲逍與這些婢女的身份自是不同,她不僅是郡主的貼身婢女,也是親衛。

雲逍自小與顧晨一起長大,比顧晨大兩歲。她的父母原是一官員府里的人,但這官員犯了事,她的父母受了牽連,被罰入賤籍。瑞王府缺人手,便被安排進了王府為奴。瑞王府有不少這樣的奴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