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顧晨揮手讓他退下,一手抓住馬韁,長腿一抬,蹬著馬鐙輕巧的躍上了馬背。逐日嘶鳴一聲,箭一般竄了出去。安生和靳忠帶著十個護衛打馬隨行,一行人向著皇宮奔馳而去。

皇上准她可以在宮中騎馬,但要真那麼做了,可就是托大,不懂事了。顧晨在宮門外翻身下馬,將馬鞭交給了靳忠。

錢進馬上迎了過來,道:「卑職參見王爺。」

「免禮。」

錢進也不廢話,道:「王爺,請隨卑職入宮。」

顧晨帶著安生入了宮,一路走著,宮女太監紛紛跪地行禮。

顧晨低聲問道:「錢副統領,可知皇上急召本王入宮所為何事?」

「據卑職所知,是南疆出事了。」

「南疆亂了?」

錢進微微搖頭,道:「卑職不知詳情,只知道昨夜南疆傳來了急報。今日早朝,皇上與朝臣商議了良久,散朝後皇上留下了幾位大人,直到現在還在商議。」

前些年,南魏諸皇子為了爭奪皇位而掀起諸王之爭,兩年前,十四皇子登基稱帝。如今南魏正在休養生息,恢復國力,還和大周重新通商,不應會向大周發起戰事。

顧晨正思索著,突然感覺到一道視線。她看了過去,只有一些太監和天元衛,沒發現是誰。

劉淮早就在殿外候著,見了瑞王,趕緊迎了過來,道:「王爺可算是來了,皇上正在裡面等著吶。」

「請劉公公帶路。」

劉淮躬身應下,領著她去了文和殿的西間。

一進去,見丞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楊將軍、秦老將軍、和身為左都御史的舅父都在,還有幾個她不熟悉的官員。皇上坐在長榻的一側,長榻的中間放著一個矮案,上面放著一摞摞的奏摺。

殿內的官員見了瑞王都站起身行禮。

顧晨剛要跪地行禮,顧敬指著長榻的另一側,道:「免禮吧。來,坐。」

這種場合,皇上既有此言,她便沒有推辭。

「謝陛下。」

顧晨走了過去,與皇上並坐於榻上,中間隔著一個矮案。

顧敬對站著的諸臣道:「都坐吧。」然後轉向一人,道:「康將軍,你將南魏的事向瑞王再詳述一遍。」

「是。」

顧晨不識得此人,聚精會神的聽著。

原來是剛登上皇位才兩年多的南魏皇帝被趕下了帝位。這南魏的十四皇子能登上皇位全是靠著他的皇姐,四公主在背後扶持。十四皇子登基之後,四公主被封為定國長公主,垂簾攝政。就在年節前夕,定國長公主突然頒下諭旨,以皇帝沉湎女色、親佞遠賢、昏庸無道為名廢帝,擁立年僅七歲的十九皇子為新帝。

十四皇子哪會甘心如此,連夜逃出了京城,集結了自己的勢力與定國長公主拉開了戰事,但他根基不深,勢單力薄,漸漸不敵。不久前,十四皇子以南魏皇帝的名義向鎮守在南疆的建威將軍發出國書,請求大周皇帝出兵相助,承諾在擊敗定國長公主後,願將南魏一半的疆土送與大周。建威將軍收到國書後便命他的兒子昭勇將軍,快馬加鞭將國書親自送入康京,靜待聖裁。

眼前正在講述事情經過的康將軍,便是昭勇將軍。

顧敬道:「今日早朝就此事已經商議了許久。瑞王,此事你如何看?」

顧晨思索一番,道:「臣剛聽聞此事,一時難以決斷,還需理理頭緒。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幾人見皇上看了過來,便將各自的想法說了出來,說著說著,漸漸起了爭執。

顧晨看明白了,丞相魏梃、戶部尚書孫言慶和舅父主張拒絕。兵部尚書趙令、楊將軍、康將軍、還有幾個顧晨不認識的官員力主出兵。吏部尚書、秦老將軍、右都御史劉監等人則是中立,全憑皇上做主。

大周和北齊的戰事歷經多年,勞民傷財,百姓過的苦不堪言。即便有了北齊的賠款,國庫已經充盈,但是百姓的日子還沒有變好,否則也不會有了通城的匪患。現在的大周雖無外患,但內憂不少,絕不應再起戰事。皇上對此應是十分清楚,這才會頒下聖旨,免稅三年,讓百姓休養生息。

魏丞相等人勸阻皇上出兵,給出的理由與她上面想的所差無幾。當然,還有一些話,眾人都不敢當著皇上的面,明說出來。

兵部尚書趙令和幾位將軍則是因為南魏承諾的一半疆土而力主出兵,甚至提出可以趁此機會拿下南魏全境。若是不能,也可以在拿到一半疆土後休養生息,徐徐圖之,最後滅掉南魏和北齊兩國,一統天下。

顧晨知道右都御史劉監是姑母的人,劉監的態度應該就是姑母的態度。她在袖下轉著扳指,猜測著姑母的意思。皇上不可能不明白魏丞相等人所說的國情,但卻表現得猶豫不決……姑母應是猜到皇上想要出兵,所以她不讓劉監阻攔,免得惹皇上不悅,同時又不違心的同意,故而保持中立。

顧晨陷入了兩難,一方面,她不想再起戰事,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忤逆皇上。這世上沒有永盛不衰的恩寵,也沒有永不會變的信任。人心之變,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或是在那不經意的點滴積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