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翌日,大臣們見瑞王來了,紛紛行禮讓路。不只瑞王,懷朗軍中的秦老將軍、龐將軍、錢將軍都來了。大多數人已知道瑞王今日為何會來朝會,不清楚的那些官員多是被排擠,或是無甚權勢的。時辰到了,官員一個跟著一個,安靜肅穆的走入文和殿。瑞王列於武官之首,丞相列於文官之首。

皇上坐於龍椅之上,朝臣跪拜叩首,起身後躬身而立。皇上直接言明,南魏之事,昨日已經與朝中重臣商議出了結果,讓劉淮宣讀了兩道聖旨。

其一,命龍虎將軍楊志率領麾下三萬將士奔赴南疆,與建威將軍和昭勇將軍共同出兵南魏,助南魏帝平叛。其二,調撥三萬懷朗軍駐紮於雷神山,與駐守在武神山的懷朗軍共同拱衛京師。如今懷朗軍兵力不足,需補充至七萬人。懷朗軍一切事宜皆由瑞王自行決策,不必上報。

聖旨頒下,幾人跪地接旨。在場的朝臣都明白,聖旨已下,此事再無更改的可能。這個時候,大諫張松玉卻從列中走出,立於殿內,極力勸說皇上收回旨意。

張松玉稟陳國情內憂,朝廷弊端,直言此時皇上應該專心整頓吏治,與民休息。字字精準,句句懇切。見皇上不為所動,他正色道:「陛下一心發起戰事,棄黎民百姓於不顧,便是棄大周根基於不顧,還請陛下三思!」

大臣們聽了他的言論,一個個噤若寒蟬。

三皇子顧晟出列,道:「張大人未免太過危言聳聽了。父皇已經下旨免稅三年,為的就是讓百姓可以休養生息。此次出兵南魏,待到得勝,可得到南魏的半數疆土。南魏土地富饒,到時便可以將我大周的百姓遷至南疆,讓百姓都有地可種,富民強國。如此利國利民之舉,張大人何故執意阻攔?」

將百姓遷入南疆,讓百姓都有地可種?此話說得輕巧,辦起來是何等的艱難,甚至很難實施。這無非就是三皇子為了支持皇上出兵而說的冠冕堂皇之詞。況且,誰能保證此戰大周必勝?

張松玉理都不理顧晟,繼續道:「陛下,即便拋開百姓不談,只論禮教大義。南魏內亂,那是南魏自己的事情,我大周以何理由出兵?出師無名,天下人該如何看待我大周?」

兵部尚書趙令主戰,出列道:「張大人此言不妥。南魏皇帝已派人送來了國書,主動請求陛下出兵相助,這怎是出師無名?」

張松玉看向趙令,沉聲問道:「南魏皇帝?哪個南魏皇帝?」

「這……自然是現在的南魏皇帝。」

張松玉道:「據老夫所知,現在的南魏皇帝是皇十九子。趙大人說的可是他?」

趙令被問的一愣,想了想,道:「皇十九子雖然已經登基稱帝,但他的帝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的南魏皇帝當然還是皇十四子。」

張松玉詰問道:「皇十九子繼位怎就名不正,言不順?」

趙令很有底氣的道:「南魏定國長公主頒下的詔書怎可作數?」

張松玉冷笑一聲,道:「趙大人莫不是忘了,當日,南魏皇十四子能登上帝位,是得了四公主敬和公主的擁立,也是敬和公主下的詔書。皇十四子登基後,敬和公主成為定國長公主。既然都是定國長公主下的詔書,怎麼皇十四子登基稱帝便是名正言順,而皇十九子登基稱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順?」

趙令被懟的啞口無言。

張松玉繼續道:「南魏的皇十四子已是廢帝。一個廢帝發出的書信,怎可算是國書?禮部尚書李大人,你熟識禮教,又司掌天下之禮,此事該如何斷?」

聞言,李禮頓時出了一腦門的汗,這事怎麼還按到自己身上了?他眼神飄忽,口中支吾著,「這……這……」

張松玉並無為難李禮之意,他是要讓皇上和朝臣都明白,他們口中的南魏皇帝已是廢帝,大周以此作為出兵的名義,根本就站不住腳。

張松玉跪地叩首,挺直脊背,道:「陛下,如此出師無名,枉顧天下大義,是要置我大周於何地?而且,若是敗了,南魏便可以藉由此事,名正言順的對大周開戰。即便不開戰,也可以用此事在天下人的面前戳我大周的脊梁骨,讓我大周再無顏面。難道陛下就不在乎千秋史書會如何記載?後世之人會如何評價聖人?」

二皇子顧項見剛剛顧晟為父皇出了頭,他站了出來,呵斥道:「住口!你身為臣子,不知忠君護主,反而出言詆毀陛下,是何居心?張大人,我大周雖有祖訓,『大諫諫言,天子不可阻其言』,但你言行如此出格,枉為人臣。還是說,張大人你是有意如此,想為你自己和你的家族博得個好名聲?」

張松玉看向他,眼神銳利,攝得顧項心中一緊。

「為我自己和家族博得個好名聲?我張松玉已經過了知命之年,半截身子已經入土,要好名聲有什麼用?二皇子殿下,我無子無女,無妻無妾,又無旁系血親,孑然一人,我哪有可為之博取名聲的家族?老臣一腔忠心全是為了陛下,為了大周,若有異心,枉我張松玉在世為人。二皇子殿下,殺人不過頭點地,你何以說出如此誅心之言吶!」

這最後的一句話,語帶顫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