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明理想了想,道:「好,你隨我一同回府吧。」
二人出了宮門,顧晨上了馬車,甄明理上了轎子,一同去往國公府。
路上顧晨喚靳忠到馬車旁,道:「通城剿匪敗了。皇上已下旨,明日,我需率軍趕往通城。」
靳忠聽到敗了,怔了一下,而後仔細聽著王爺的吩咐。
「一會兒到了國公府,我會寫一封書信。你帶著信去武神山給兩位將軍,點一千精銳,皆備戰馬。明日卯時,與我在城外的官道會合。」
「是。王爺,可是要龐將軍或是錢將軍領兵隨行?」
「不必,你隨我去即可。」
靳忠對王爺的話從無異議,當即應下。
進了國公府,顧晨向舅父借書房一用。甄明理正好也想單獨與她談談,帶她去了書房。顧晨提筆寫了一封信,交給了靳忠。又喚來雲逍,讓她先回府,派人送些上好的靈芝和人參去宮裡,再收拾下出行所需之物。正好靳忠可以順路送她回王府,二人領命而去。
甄明理坐在下面看她有條不紊的安排著,心中稍定。
顧晨坐到他旁邊,道:「舅父,那曲翩是何人?」
甄明理知道她問的是什麼,道:「據我猜測,他應是五皇子的人。」
顧晨笑了,「顧曙真是玩的好一手,他自己表現得不爭不搶,卻一面挑撥顧項和顧晟,加深二人的矛盾,一面又安排人參我,不想讓我去通城。若是我不能去通城,難道他還安排了後手,準備換上他的人?」
甄明理想了想,道:「未曾見五皇子與哪個武將走得近,我也不知。至於參你,曲翩年邁,仕途上很難再進一步。可他並非昏聵,皇上的心思,他不會看不出來,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五皇子肯定是許了他好處。現在看來,曲翩這事已經不是被免去官職就能善了了。皇上下令細查,細查之下哪有人會是清清白白的。」他搖了搖頭,道:「這麼些年看下來,五皇子是幾位皇子中最擅於謀劃的。你要當心些。」
「孩兒明白。」
五皇子謀划過的事恐怕遠超舅父的想像,但她暫時不打算將姑母查到的說出來,讓舅父跟著煩惱。
甄明理眉頭微蹙,道:「你只帶一千將士,太過冒險了。」
還以為舅父會訓斥自己去含春閣,沒想到卻是說的這件事,她的心中划過暖流。
「舅父放心。若說懷朗軍的將士可以以一當百,許是誇大。但是以一當三,絕對不假。我已經安排靳忠去點一千精銳,這些精銳至少可以以一當五。舅父,孩兒不會輕敵,也不會冒進。」
甄明理聽她這麼說,再想她久經沙場,通城也遠不及北境兇險,心中安定了很多。
他猶豫了下,道:「你去含春閣的事,我早已聽聞。你舅母讓我不要過問。這……今日當著皇上,你所言的……舅父並非不信你,只是……」
「舅父,孩兒真是在含春閣學琴。」
自己可沒有欺騙舅父,這幾日確實日日都學琴了。
甄明理徹底放了心,道:「好。隨我去見你外祖和外祖母吧,你也好早些回府。」
鎮國公夫婦已經有段日子沒見到外孫女了,得知顧晨來了很是高興。趙婉則是略有心事。幾人已經等在廳里,聽說顧晨和甄明理去了書房,心知應是有事。
顧晨隨舅父進來,向二老和舅母請安。二老滿眼慈愛,見外孫女一切都好,很是安心。落座後,甄明理便將通城之事詳說了一遍。
國公爺聽後,臉上的皺紋如刀刻的一般,沉聲道:「此事絕不像賈勇說的那般簡單。這個賈勇,大有問題。」
國公夫人也是眉頭緊鎖,道:「不錯。當年我鎮守通關,對那裡最是熟悉。民風淳樸,百姓勤懇良善,世世代代都紮根在那裡,絕非刁民,如今怎會和匪寇勾結?」
顧晨點頭,道:「我雖然沒有到過通城,但天下的百姓大多是一樣的,想吃得飽,穿得暖,遠離戰亂,過安定的日子。先不說已有的匪寇是如何來的,百姓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去和匪寇勾結,還與朝廷作對。他們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國公夫人很是認同,道:「百姓必是被逼得沒了法子,才會豁了出去。」
國公爺道:「夫人說的不錯。能讓百姓連命都不要了……要麼是毀了田地,被斷了活路。要麼就是燒殺搶掠……」
二老對視一眼,臉色更加難看了幾分。
「外祖,外祖母,皇上命我前往通城,我定會查清此事。若真是因為賈勇作惡而起,我必會還百姓一個公道。」
國公夫人很是欣慰,「如此,外祖母就放心了。晨兒,通關之內的百姓當年可是幫了大周許多,若沒有他們,當年通關就會守不住,聖祖和先帝也無法順利的打下西北。」
國公爺頷首認同。
顧晨道:「我兒時聽母妃講過外祖母鎮守通關之事,講的多是外祖母的巾幗風采,其中的艱難提的不多。外祖母,可否給外孫詳細的講一講。」
國公夫人陷入了回憶,緩緩的道:「當年攻下通關之後,聖祖和先帝率軍繼續向西北進發,你外祖奉命鎮守通關。當時,通關之內飽受戰火摧殘,百姓擔驚受怕,對我們很是防備。你外祖入通關,秋毫不犯,還帶來了糧食。怕百姓見了你外祖會害怕,我便替他去安撫百姓,搭棚施粥。如此一段時日下來,百姓漸漸放下了戒備。與此同時,西北戰事卻陷入了困境,大軍被阻在了寧關之外,久攻不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