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不用劉淮再多說,已能猜到了大致的經過。
「劉公公放心,本王會好生將皇上和婉妃娘娘的賞賜轉交給宋姑娘。本王想向劉公公打聽個事。」
「王爺請講。」
「從此次聖旨來看,通城之事已有結論,不知通城的那些官員和賈勇剩下的那些將士……」
原以為瑞王會問些宮內之事,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劉淮很是清楚。他心中警醒著,雖對瑞王滿是欣賞和敬佩,但還是做好了敷衍過去的準備。沒想到問的卻是這滿朝皆知的事,立即放鬆了下來。
「王爺還不知嗎?朝廷已經有了定論。」
顧晨撓了下發癢的眉骨處,道:「我喜清靜,不怎麼出府。王府也少有人登門。」
劉淮明白,瑞王這是在說她沒有私下走動,與朝臣串聯,結黨營私。
作者有話說:
靖江是不是出毛病了?昨天是根本就登不上來,這會兒也是老出錯,更新都困難。什麼玩意兒,不好用還出問題,太落後了!
第152章
「王爺喜清靜,修身養性,必會身體康健,平安順遂。通城的官員,王爺應是知曉的,刑部的孫大人和戶部的程大人早於王爺幾日回京復命。朝廷依據兩位大人遞上來的證據,已有了初步的結論。皇上對此事甚是看重,待王爺將那些官員押送至京後,三司抓緊會審,已經結案。那些官員和賈勇一樣,被判斬立決,其中罪大惡極者還牽連了家人。至於那些跟著賈勇去屠村的將士,身居要職者判斬立決,其餘士卒被判充軍北境。」
顧晨雙手抱拳,向上執禮,道:「皇上聖明,為民除害,實乃百姓之福。」
劉淮連連附和,提了一嘴:「賈勇之案中,望西城的郝觀上了奏摺,歷數賈勇在望西城時犯下的罪行,得到了皇上的賞識。皇上已經下旨,詔其入京為官。」
「皇上英明,識人善用 。」
顧晨沒再問其他的,喚來了雲逍,拿過一個鼓鼓的錢袋子,道:「劉公公,勞煩你來王府一趟。不好多留你在王府,耽擱你回宮復命。現在外面日頭毒了,這些銀子還請收下,讓公公們吃些茶水瓜果,解解暑氣。本王的一番心意,劉公公就不要推辭了。」
「既是王爺的美意,老奴便收下了。老奴替奴才們謝過王爺。」
劉淮笑得眼角都出了褶子,收下銀子後,順口道:「朝中因為通城之事忙得緊,皇上也不得閒,老奴確實不便在王府久留,這便告辭了。」
顧晨心中一動,通城之案既然已結,朝中還在忙什麼?她面上不顯,也沒有問,親自送劉淮出了前廳,命周叔好生送出府。
顧晨坐回位子,將那宅子的地契扔在了桌上,手指一下一下的點在上面,眉頭緊鎖。剛才故意轉了話題,就是不想讓劉淮將皇上的意思點破,這樣還可以裝傻糊弄過去。可這事卻讓她心中煩躁,眼中甚至帶上了一絲戾氣。
管他是誰,之前就是顧慮太多才讓雪兒受了許多苦,遭了那番罪。這次,絕不會妥協,今後都不會妥協。
她將地契放進袖內,讓安生喚靳忠去書房。
安生轉身而去,走了一段路突然停了下來。書房?哪個書房?是王爺的書房還是宋姑娘的書房?腦中轉了轉,應是王爺的書房吧。
靳忠進到書房,見王爺正將一封信封好。
「你派個人,將這封信送去北境王將軍那裡。」
靳忠雙手接過信,道:「王爺,可要避人耳目?」
顧晨擺了擺手,道:「在通城之時,本王曾當眾答應吳志盡力一試,讓降眾入懷朗軍。可他們畢竟是罪人,怎能入懷朗軍。王將軍出身懷朗軍,北境的兵力也不算充足,多些人手總是好的。皇上已經准了本王所請,讓他們充軍北境。這封信只是向王將軍講明原委而已。」她長嘆一聲,道:「如此,本王也算是沒有食言吧。」
「誠如王爺所說,王將軍是懷朗軍出身,此番靈山眾人能充軍北境,由王將軍統領,也算是入了懷朗軍。王爺為他們考慮良多,甚至親自向皇上請旨,如此盡心盡力,已是足夠。」靳忠頓了下,道:「王爺,旁人不知此信的內容,若不避人耳目,屬下擔心會有人拿此事做文章,說王爺私下與王將軍來往過密,心思不純。」
「所以,你要讓人大張旗鼓的去送。」
「屬下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嗯。這次前去通城的將士都有功,朝廷的封賞很快就會下來。」
靳忠憨厚的道:「剛在來的路上,屬下已經聽安生說了。弟兄們能得到賞賜,自然高興。只是,此次能夠沒有折損一名弟兄就大獲全勝,全是靠王爺的智計,可王爺得到的賞賜未免……」
顧晨阻了他的話,道:「皇上對本王已是厚賞。退下吧。」
靳忠自知失言了,行禮後退了出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