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從北境回京後,多次與程柏和孫繼善見面。這麼些年過去,他們二人的外貌和性子都有了些許變化,可他們與我相處時,還是少時的他們。至於李謙,那日陪同姑母去德善侯府送老侯爺一程時,我見到了他,行禮之間,險些未認出他。他的那雙眼睛已沒有了少時的模樣……」
第156章
顧晨收起唏噓之情,回到舅母關心的事上。
「程柏的學識和修養極佳,本性不壞。至於惠兒和程柏……我是惠兒的阿姐,自然會多為惠兒著想。我信任程柏的人品,但他風流不羈,難說是良人。」頓了一下,繼續道:「此事說來為時尚早,程柏和惠兒可能都無此心。」
趙婉表情如常的問道:「程家二郎有學識,有才華,你可知他為何會科舉不中?」
顧晨想了想,覺得說出實情也與程柏無礙,如實道:「依孩兒所想,程柏科舉不中應是因為他的兄長程榮。程榮少時便有才名,可科舉卻是屢次失利,幸好他心性極佳,未曾放棄,終是考中。可這其中又是經歷了多少的煎熬啊。旁人不知,程柏這個做弟弟的卻是看在眼中。他們兄弟二人感情極好,程柏十分敬重程榮。以程柏的學識和才華,若是盡力施展,必會榜上有名。可如此一來……」
趙婉明了,道:「同為侯府之子,難免會被旁人拿來比較。」
顧晨點頭。
「程家二郎能如此為兄長著想,是難得,也是作繭自縛。若他們兄弟二人當真感情篤厚,程家大郎作為兄長怎會因旁人的言說而與親弟生出嫌隙?」
「舅母說的極是。此事可說是程柏的一個心結,還需他自己解開。」
「莫非……程家二郎種種的荒唐之舉都是故意為之,以此來襯出程家大郎的才德?」
「什麼都瞞不過舅母。」
「如此說來,這程家二郎的人品並非旁人所言的那般不堪。能為了兄長而費盡心思,不顧名聲,倒是個重情之人。」
顧晨從舅母的話中聽出了一絲讚賞之意,道:「所以我才會信得過他。」
趙婉又拿起一塊點心,道:「好,你慧眼識珠,明察秋毫,火眼金睛。」
「舅母如此誇讚孩兒,孩兒可是會驕傲自滿的。」
趙婉被逗笑了。
顧晨接過點心,問道:「舅母,皇后有意撮合惠兒和八皇子,如何了?」
「我和你外祖母去過宮裡了,已經打消了皇后這個念頭。不過,前陣子皇后為安國公主在宮中設宴,衡兒也奉旨去了。」
皇嬸為清瀅招駙馬,竟然還有衡兒?皇嬸這是見惠兒不成,便又想到了衡兒。不能說皇嬸沒有為清瀅打算,可這樣的打算,是清瀅想要的嗎?
顧晨悶悶不樂的放下了點心。
趙婉靜靜的注視著她。
「舅母,孩兒知道女子歷來艱難,多是身不由己。皇家的女子身份高貴,享著榮華,卻會被用來和親、聯姻……成了朝堂的工具。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姑母就是這樣過來的。可……難道清瀅也要如此嗎?孩兒不是不懂這其中的道理,但實在是不能認同。清瀅那樣的人兒,不應被如此安排呀!」
趙婉沉默片刻,道:「你和安國公主自小一起長大,安國公主是什麼樣的女子,有著怎樣的才智,你應比我清楚。皇后是想為安國公主招駙馬,並不是皇上要讓她去和親,兩者截然不同。若是為朝廷和親,安國公主怕是難有轉圜的辦法。而招駙馬,以她的才智,必會有法子。」
顧晨低落的道:「舅母有所不知,這麼些年過去,清瀅變了。從北境回來後,清瀅在與我相處之時看似一切如故,可在細微之處還是顯露了心思。清瀅她……她一心都在為八皇子顧昀籌謀。」
趙婉毫不驚訝,問道:「你可是怪她對你有所圖謀?」
「我不怪她。她也是被形勢所迫,逼不得已。清瀅是想讓我成為她的助力,成為八皇子的助力。只是……孩兒這心裡……」
顧晨長嘆一聲,道:「舅母,就連姑母都難逃下嫁,還下嫁了三次。如今為了八皇子,只要皇上選定了駙馬,清瀅必會順應接受,委曲求全,以博得皇上的歡心。我實是不願見她如此,可我也不知道能如何做。」
趙婉直言道:「安國公主招駙馬,那是皇上和皇后決斷。你雖是皇親國戚,但也干涉不得。若說唯一能改變什麼的,只有安國公主她自己。只要她不想,必會有辦法。可若是她順應聖心,便成定局,一切都在安國公主的選擇。」
見顧晨蔫頭耷腦的,她寬慰道:「想想你姑母,她三次下嫁,是無奈,是不易,但都已經過去了。你姑母現在活得比任何人都要恣意。論心智,論手腕,安國公主像極了你姑母,即便所嫁非所願,也會有辦法過得很好。安國公主貴為嫡女,又得皇上和皇后的寵愛,你不必為她過多擔憂。」
顧晨沒有言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