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陛下,葉新不顧法理,毀陛下英明。這是百官聯名上的摺子,請陛下嚴懲其罪。」

顧晨一聽,這葉新還真是個人才啊!卻與五皇子為伍,謀害父王,可惜了。

劉淮將百官聯名上的摺子呈給了皇上。

皇上展開了摺子,幾米長,堆疊到了地上。

顧晨看向舅父,舅父瞄了一眼三皇子顧晟,立即明白了。葉新是五皇子顧曙的人,顧曙剛坑過顧晟,顧晟這是要報復回去。

顧敬看了看摺子,平靜的道:「卿所奏之事,葉新已經上過奏摺,朕已知曉。」

請奏之人跪地,道:「陛下乃當世仁君,行仁恕之道。然,葉新所做有違聖道,實乃當世第一酷吏!民怨沸騰,不嚴懲難以平眾怒,恐讓百官和天下人寒心。臣等一心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一心……」

「啪」的一聲,顧敬將奏摺丟到了地上,就差甩到那官員的臉上了。

「為了朕的江山社稷?爾等到底是為了江山社稷,還是為了一己私慾?」

那官員抖了一下身子,道:「臣等一片忠心,天地可鑑。陛下……」

顧敬沉聲道:「黃河決堤,水淹萬畝。百姓流離失所,賣身為奴,易子而食。爾等對此等慘狀視而不見,卻對葉新百般攻訐,一道一道的上摺子。現在更是聯名上折,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大殿內迴蕩著當今聖上的憤怒。

「爾等可知,葉新馬不停蹄的趕到災地,片刻不歇,欲召集富商籌款賑災,修河堤。當地官員竟說請不來人。官商相連,三歲孩童都知曉的道理,卻說請不來人?」

顧敬嘴角掛著一絲冷笑,繼續道:「葉新沒有計較,冒著大雨,一戶一戶的登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懇請富商捐款。富商終於鬆了口,可捐的銀子連買一車糧食都不夠!官員掣肘,巨富商賈事不關己,冷眼旁觀,是要眼看著災民變暴民嗎?這大周是朕的,是災民的。就是亡了國,也與爾等,與商賈無關!」

百官齊刷刷的跪了下來。

顧晨忍著後背的疼,掀袍跪地。

「災民是去了當地富商的府宅討要吃食,可卻沒有搶砸。得了一碗粥,一個饅頭還會千恩萬謝,何來的混亂?富商不堪其擾,終於好好的捐款,才讓葉新得以搭棚施粥,救下大周萬千子民。至於修河堤,官紳免丁役,這麼多年來享著如此的優待也該夠了吧。淹了他們的地,他們的家,他們才知道急。急著搬家,急著催官員讓百姓去修河堤。百姓蹚著漫過腰身的水去修河堤,他們還在想著高人一等,不派人前去幫忙,只等坐享其成,是何道理?」

顧敬目光沉沉的看著下面,道:「國難當頭,爾等不想著如何救災救民,卻為了利益得失,為了高人一等的身份在這侃侃而談。若說寒心,你們才讓朕寒心,讓大周的百姓寒心!」

眾人伏地,噤若寒蟬,卻並不是都認同皇上的話。官紳本就與普通百姓身份不同,古往今來都是如此,這有何錯?怎麼到了當今聖上這,就要變天了?

那官員顫聲道:「陛下,聖人有雲……」

顧敬將佛珠手串握在手中,冰冷的道:「你如此不辨是非,不明事理,還說什麼聖人云。朕看你的書都白讀了!既然如此,朕便罷了你的官,革了你的功名,做回普通百姓,好好體會人間疾苦吧。錢進,將人拖下去。」

「陛下!陛下!陛下不能如此一意孤行呀!不能不顧祖宗禮法呀!臣犯了何罪,陛下就……」

「拖下去!」

錢進帶著天元衛進殿,用蠻力將人拖了出去。

這事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國庫沒銀子了,撥不出銀子賑災,才鬧出此等醜事。國庫為何會沒銀子,眾人心知肚明。皇上不提這個,只一味偏袒葉新,實難服眾。可縱然還有人心懷不滿,也不敢在此時冒頭,只等私下再行商討。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

顧敬緩緩開口,「瑞王,你對葉新的做法,如何看?」

顧晨想了想,微抬起上身,道:「臣以為,非常之時應用非常之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凡朝中官員,應擔起重任,摒棄龐雜,齊心輔佐陛下。官紳是我大周的官紳,商賈是我大周的商賈,地位、身份、錢財,皆是在陛下的英明治理,皇恩庇護之下才得以獲得和保全。天災當前,不論是官紳還是商賈,都應為國出力,護國之根本。而國之根本,是民。因此,臣以為葉新所做並無錯,還應給予其嘉獎。」

五皇子顧曙規規矩矩的垂首跪著,聞言,眸光微凝,頭一回有了忐忑。

顧項和顧晟沒想到顧晨竟會為葉新說話,心中起疑,難道她是要幫顧曙?

丞相心中讚嘆不已,卻又生出忌憚。

大諫張松玉微微抬頭看向瑞王,目露讚賞。朝中像郝觀這樣一心為民的官員也和張松玉一樣,對瑞王欽佩至極。程柏和孫繼善對視,眼中滿是認同和自豪。

顧敬陰沉著的臉終於轉晴,聲音都高揚的幾分。

「瑞王所言,正是朕之所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民為國之根本,非常之時當用非常手段。葉新的差事辦得很好。賑災,修河堤,已見成效。待他回京,朕必封賞。諸卿以為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