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晨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顧晨深以為然,盟約說到底就是一種外交手段。弱國無外交,上一世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聽到皇上要從懷朗軍中選一個將領,帶兩萬懷朗軍鎮守南疆。她思考片刻,舉薦了徐將軍父子。

皇上在軍政大事上一向信任她,頷首認同。

顧晨想了想,道:「徐將軍父子此去南疆,不知何時能歸。臣以為,不好讓徐夫人獨自留在京中,致使一家人久分兩地。」

劉淮暗暗瞧了瑞王一眼,提起了心。徐將軍去鎮守南疆,那便是一方封疆大吏。為防不忠反叛,歷來都會留下一些家人在京中作為人質。當年,皇上接受了北齊的降書,為了安撫瑞王,准許瑞王選定留守北境的將軍。瑞王最後選了王將軍父子。王將軍父子可沒有家人留在京中,皇上知道後沒有說什麼。如今瑞王又如此行事,皇上可能安心?

顧敬看了她一會兒,道:「就按你說的辦吧。」

「臣代徐將軍謝皇上隆恩。」

顧敬咳嗽了幾聲,看了劉淮一眼,讓他退了出去。

「這是刑部昨日遞上來的摺子,你看看。」

顧晨雙手接過,仔細看了起來,上面是對投降南魏的昭勇將軍等人的審問結果。

戰敗的經過,與司徒將軍送來的奏摺和顧晨想的差不多。此次大敗,昭勇將軍和其父建威將軍難辭其咎。昭勇將軍自然是百般狡辯,不肯承認是為了爭奪功績而和楊志兵分兩路,不給楊志糧草,致使大敗。但他的麾下卻有人說出了實情,還提到秦延和昭勇將軍合謀,故意拖延,沒有儘快帶著糧草回去。

秦延和昭勇將軍一樣,死不承認。

顧晨心裡沉甸甸的,她明明提醒過楊志,要提防著秦延,為何還會將討要糧草這樣的大事交給秦延?楊志及其部下全部戰死,如今只有秦延知道原委。

顧晨合上奏摺,呈了回去。

「咳……晨兒,你如何看?」

「犯下如此彌天大罪,還抵死狡辯,不知悔過。侄女以為證據確鑿,應按軍法處置。昭勇將軍等人死不足惜,但那些並未牽涉其中,只是聽命行事的將士罪不至死,且大周現在是缺兵少將,望皇伯能寬宥一二。楊將軍為國戰死,寧死不降,還請皇伯賜其身後榮。」

顧敬對昭勇將軍主動投降一事氣憤不已,如今確定他是為了一己私慾而致使戰敗,還害死了楊志,恨不得將人凌遲處死。但他將顧晨的話聽了進去,不會處死全部將士。

「嗯。至於秦延和秦家……」

顧晨心領神會,道:「侄女明日就會去武神山。」

「你父王的事,茲事體大,必要慎重。」

「是。」

顧敬想了下,道:「不論你去武神山的結果如何,秦延在南疆所犯下的罪便足滿門抄斬。你先去武神山吧,待你回來,朕再下旨。」

「侄女明白。皇伯要保重龍體,不要再為旁的事憂心傷神了。」

顧敬慈愛的笑了。

「年節就快到了。朕已經傳下旨意,年節前不再上朝,讓丞相統領六部尚書、大諫、左右都御史、武陽君和賢陽君共同議政。若遇事不決,或是有大事,再來找朕定奪。」停頓了下,道:「晨兒啊,你把該料理的事情都料理了,年節後別就再躲懶了,該上朝議政了。」

顧晨心下瞭然,道:「侄女得皇伯寵溺,懶散了這麼久,實是不該。侄女若是能為皇伯分憂,刀山火海也闖得。侄女只盼皇伯能養好身子,一直護佑侄女。」

顧敬笑意更濃,很是滿意的頷首。

該說明白的都說明白了,正好到了午膳的時辰。皇后帶著清瀅來了宣德宮,按照慣例和駙馬一同用午膳。席間,顧晨將宮裡的規矩放到一旁,親自為皇上皇后和清瀅布菜,還說了許多俏皮話,博幾人一笑。

顧晨娶了清瀅,是親上加親。席間氣氛甚好,實則卻是各懷心事。皇上和皇后對視,他們明白清瀅的心思,更明白不好再插手。晨兒和清瀅已經成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清瀅的手腕不差,就讓她自己去解決吧。

用過午膳,幾人又閒敘了幾句,顧晨便和清瀅出了宮。二人共乘一輛馬車,相對而坐。顧晨將刑部對昭勇將軍等人的審理結果告訴了清瀅,說了明日要去武神山,會待上幾日。

顧清瀅專注的聽著,見她似是有話不好開口,稍一想便明白了,溫聲道:「你放心去武神山吧。宋姑娘那裡,我會好生照顧。」

顧晨頓覺渾身輕鬆,笑著道:「清瀅,你真好。」

顧清瀅牽起嘴角,道:「我如此好,你就只是嘴上說說?」

顧晨再沒了拘謹之感,懶懶的靠坐著,長腿向前伸了些,語帶笑意的道:「那你還要如何呀?你可有什麼想要的東西,我去為你尋來。」

顧清瀅又見到了熟悉的顧晨,心中溫熱,輕輕搖了搖頭。

顧晨想了想,道:「唔,我在武神山再捉幾隻兔子回來吧,給白糰子做個伴兒。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要建個兔苑嘛,等白糰子誕下一窩一窩的小白糰子,給你做兔裘呀、絨領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