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妹,吃飯啦!」
師姐洪亮的聲音從後堂傳來,恍然回到了在府中,每日修煉結束,金叔喊她吃飯的時候。
宋玉善答應了一聲,去廚房了。
早餐又是陽春麵,不過搭頭不是煎雞蛋了,而是昨日沒吃完的滷肉。
吃完早飯,收拾了碗筷,秦緣就準備下山去了:「師妹,我去找工匠和雜工,再採購點東西,你在觀中自便。」
自從知道師妹家有隻妖尤其擅長廚藝後,她就恨不得馬上把師妹的學生們都接到觀里來上學了。
早早就準備去忙修繕道觀廢棄房屋的事。
「好。」宋玉善在觀門前目送師姐下山。
隨後獨自拿著一個小瓷壇,往翠屏去了,打算送婆婆最後一程。
翠屏山之巔,深崖下是滔滔江水,宋玉善打開了瓷壇,任其中的骨灰被風捲起,落入江中。
「婆婆,我到甘寧觀了,師姐很好,我會和師姐一起,好好經營甘寧觀的,您走好……」
風拂過宋玉善的面頰,捋順了她飛揚的鬢角。
「婆婆~」
婆婆最後的骨灰也被江水裹挾著飄向了遠方,宋玉善紅著眼將骨灰罈埋在了山崖之上。
深一腳,淺一腳的下了山,在正殿祖師牌位前的蒲團上呆坐了好一會兒,才整理好心情。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她不該沉湎於過去,觀中還有那麼多的藏書等著她去看呢!
宋玉善起身進了左側殿,坐在窗邊的書案上,看起了昨日師姐給她的乾坤袋。
乾坤袋內里也就一個小房間大小,裡面擠擠挨挨的都是書架,非常擁擠。
書架上擺滿了書籍。
一看到這麼多書,宋玉善就有種踏實的感覺。
她一個書架一個書架的看過去。
約莫只有兩成是秘籍,還有兩成是常識類書籍,諸如《百草圖解》、《萬妖書》、《天材地寶大全》、《九州志》之類東西。
最後六成,全部是甘寧觀歷代弟子寫的修行見聞錄。
有的是自修行之日起,便開始記錄的,有的是沒有進境希望後,以回憶錄的方式書寫的。
宋玉善對照著觀中弟子名譜,九成的弟子都留有修行見聞錄。
剩下那一成,大概率還是沒能在仙逝前把見聞錄送回。
見聞錄寫的最多最詳細的一位弟子,足足留下了十幾本大作。
最少的,也是一厚本。
記錄了修士一生修行經歷與感悟的見聞錄,便是修士最好的傳承。
這一點宋玉善是深有感悟的。
婆婆離世後,她對於修行界和修真常識的理解,便多來自於她的修行見聞錄。
現在,這裡有這麼多見聞錄,得是多少修士一生的精華所在啊!
宋玉善如獲至寶。
她將自己翻了無數遍的婆婆的見聞錄放到了見聞錄那個書架的最末尾,她的前面,便是師伯師祖的見聞錄。
她日後也要把自己的修行見聞記錄下來,放進去,留與後人參考。
見聞錄有許多精華,只是信息龐雜,需要沉下心來,細心閱讀篩選。
宋玉善正打算靜下心來沉澱打磨一下,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放緩修為。
便把這數量眾多的見聞錄安排到了每日的閱讀任務中。
她打算從時間最近的開始,每日花一個時辰閱讀前輩們的修行見聞錄。
遇到有用的信息,就記錄下來,做個甘寧觀弟子雜聞大全。
加深印象的同時,還能起索引的作用,方便後來的弟子通過此書更高效的利用前輩們見聞錄中的經驗。
先通讀整理一遍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與自己道路相合的前輩作品精細研讀更佳。
另外,修行常識也是宋玉善目前所匱乏的,那部分常識類書籍對她來說,甚至比秘籍還要珍貴。
這些書她打算精讀,《百草圖解》、《萬妖書》、《天材地寶大全》這樣的甚至要整本背誦記憶下來。
這樣以後遊歷時,也不至於見寶不知,見妖不識,錯過寶貝了。
最後的秘籍類書籍,武技占了大半,術法只有小半。
但是就這些,數量就比仙師院寶庫中陳列出來的要多了。
當然,仙師院還有藏書樓,寶庫中的秘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即使她能用功德提升悟性,修煉術法武技比別的修士更有優勢,但她是要學精的基礎上學的更廣泛,而不是廣泛涉獵,卻全只是粗通入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