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聊齋修功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宋玉善此前也只見過他一面,還沒怎麼同他說過話,以前看著還挺穩重的。

能放棄考功名的機會,回書坊做事,也是個有想法的。

但今天之前,她都不知道,這傢伙還是個哭包。

宋玉善無奈的說:「我以後確實要長居郡城,不過兩地距離,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此次我從郡城回來,只花了半個時辰。所以小馬管事,你多慮了,修行也是要花錢的,我才不捨得放棄呢!」

此話一說,氣氛立刻緩和了。

「小姐你放心,我們一定努力幹活兒,給你賺多多的錢,讓你修行無憂!」

宋玉善這才繼續說,也不說那令人誤會的鋪墊了,直接開門見山:

「我打算在郡城發展宋家的產業,所以後面印書的業務可能會逐漸加重。

所以扶水縣這邊的書坊還需要增加一些人手,慢慢擴大產量。

你們家中子弟,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願意留在書坊中工作的,都可以從學徒開始做起。

男孩子娶了外頭妻子的,妻子也可以招入書坊打工。

女孩子若是不願嫁人的,可以在家招婿,坊里分配住房,女婿一家經過考察後,也可招入書坊。

以上考察年限為一年,若有損壞書坊利益的行為,一律永不聘用。」

這對大家來說,又是一個好消息。

之前書坊的人手足夠了,產出養活坊內的人家正好,外人即使靠嫁娶,也基本找不到加入書坊機會。

現在坊內好多人家裡都有外頭嫁進來的女孩兒在家沒工作呢!

至於嫁到坊外去的女孩兒,基本沒有,女孩兒全嫁給了坊內的人家。

近幾年,自小姐立了女戶後,好多女孩兒都想效仿她,不嫁人了。

還要招人,可見小姐是真的不會放棄他們。

大家這會兒是真放心了。

針對宋玉善提出的招人方針,大家踴躍發言,想點子,互相挑漏洞,再找解決辦法,完善細節,把招人方案討論了出來。

管事們都極大的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宋玉善只需要提出一個目標,給一個粗略的方案,然後綜合管事們的討論結果,拍板確認最後的行動方案。

後面就是管事們領了任務,按方案行動,把事情落實下去。

她就不用多管了,再等一段時間,看結果就行。

第142章 學堂

「扶水縣書坊這邊招人擴大產量主要是為了供給馬上臨江郡城陰世書局的需求。

同時支應一下我下一步在臨江郡城陽世的計劃。

不過這個支應只是暫時的,我雖能快速往來兩地,但是貨物還是得走水路運輸,為了節省成本。

郡城陽世那邊後續的需求還是由當地供應為上,所以,接下來,我還要在郡城也開個分坊。

以後扶水縣這邊的書坊便是總坊。」

宋玉善又不緊不慢的放出了一個大炸彈,這段時間休養無聊,她已經把後續陰陽兩世產業的發展方向想清楚了。

雖然扶水縣地處偏遠,但是民風淳樸,她宋家在這裡有人脈,有聲望,有資源。

這點距離,對能借道陰世的她來說,不成問題,所以距離對她來說不會造成管理上的問題。

所以考慮過後,她還是決定把扶水縣這邊當做穩定的大後方,主要支撐她在陰世的布局,偶爾支應陽世的其他產業。

然後用在外地的陽世產業賺錢,供應這邊的消耗。

或許逐步發展,還能刺激扶水縣的發展呢!

「分坊需要具備總坊的全部生產功能,但是規模不需要那麼大。

分坊下面的工人我打算在當地買一些奴僕,以工代酬以贖身,靠著書坊安居樂業。

但這些人的管理、教導工作,還需要總坊這邊派熟悉生產流程和管理模式的熟手去做管事,指導下面的工人,引導分坊步入正軌。

所以大家招人擴充總部的同時,還需要各位把對管事的培養提上日程,提前儲備人才。

未來我們不會只有臨江郡城處的一個分坊。

我打算撥一筆銀子,把總坊旁邊的那塊地劃出來,開一個專門的管事學堂,各位管事輪流擔任夫子,統一教導。

坊中子弟優先入學,若當年坊中人數不足,縣中適齡男女童也可報名,擇優錄取,當批學童名額招滿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學堂和蒙學堂一般,都是男孩女孩同堂上課,平等競爭。

學堂內的學子學有所成後,都會派往分坊做管事實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