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聊齋修功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直到正月十五後,宋玉善才回郡城來。

除了盤帳,主要還是管事學堂的事兒耽誤了她比較多時間。

書坊旁邊的管事學堂年前已經全部修建完成了,開校前的準備也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

招生的消息也早已經散了出去。

宋玉善回去的時候,正是開始招生的時候。

管事學堂的學費不高,甚至學費先賒著,等學成後,在宋家的產業工作,掙到錢了再還也行。

除此之外還有獎學金。

對那些那些沒錢供孩子讀書考學的人家來說,管事學堂簡直是跟白撿的差不多。

至於進校開始,就得跟宋家簽契,畢業後至少要為宋家工作十年這一點,也根本不是什麼缺點。

這不就跟包分配工作差不多嗎?

誰不知道宋家書坊的待遇好,而且聽說宋家小姐去郡城發展的也不錯,到時候孩子們學成了,說不定也能走出這個小縣城,大有作為呢!

什麼?男女同堂讀書?

壞的反正是女孩兒的名聲,男孩兒有什麼關係?

把家裡養不活的女孩兒送來報個名,萬一考上了呢?

不僅不愁吃穿,學費還可以讓她以後自己還,萬一和宋靜娘一樣有出息了,說不定還能補貼家裡呢!

實在沒出息,再拎回家嫁人,嫁遠一些,也就不擔心名聲問題了。

所以管事學堂的招生空前火爆,不僅扶水縣的適齡男孩來了,女孩也來了不少。

出乎了宋玉善的預料。

知道了這些父母心裡的小九九,宋玉善既生氣又無奈。

現在這個世道就是這樣。

看著那些眼帶迷茫的孩子,宋玉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來報名的孩子,在家裡的處境確實很不好的,宋玉善都做主留了下來。

不過不是按學堂原本預計的招生福利算,畢竟原本的學堂學生,得家裡和本人都品性都過關才行,畢竟未來,學生成功畢業,當上了管事,家人也會被優先分配工作的。

宋玉善先讓人將這些家裡人品性不過關的孩子刷了下去,然後加了一個額外招生項目。

若是願意賣身給宋家,簽個賣身契,不僅能入學,學堂還會倒給他們一筆銀子。

要孩子們的身契是其次,主要是把他們與原生家庭暫時分隔開,給他們一個改變的機會。

等他們學成,成年後,若是還受家裡裹挾,不能自救的話,那麼學堂只會把身契給他們,但不會聘用進宋家的產業。

只有能成功自立,有自己的主見,學業也完成的好的,才能既得自由,又被錄用。

不過這些最終的留用標準,宋玉善沒有告訴任何人。

第174章 四藝

這些人,能夠把握住學習的機會,掙脫泥潭最好。

把握不住,宋玉善也不會非要「拯救」他們。

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何其多,宋玉善只幫值得幫的人。

除了這些簽了身契的,原本就在招生條件之內的學生,招的也比預計的多了不少。

宋玉善想著未來的人手缺口,只要符合要求的,就都招了進來。

最後竟然女學生數量還多一些,而且全部是簽了賣身契的。

年紀普遍都不大。

宋玉善為此,直接在書坊那邊招了個性格不錯的管事媳婦兒過來,在學堂這邊擔任生活老師,教這些女孩子一些生活常識。

管事學堂的課舍倒是完全夠用,本就是儘量往大了建的。

不過招生人數遠超預計,而且其中七八成都是賒了學費的,甚至是簽了身契,家裡拿走了賣身銀子的。

這就導致,學堂的前期支出,和後面的經營消耗,也同樣大大超出了預計。

好在圓樓書局大獲成功,宋玉善直接增加了撥給學堂這邊的銀子。

她一直說,不敢辦教女孩兒的學堂,結果說著說著,如今的管事學堂和教女孩兒的學堂也差不多了。

好在只是在扶水縣這邊招生,這些孩子,要是自己肯上進,她未來還是能給她們提供工作的。

或許她還可以試試,從管事學堂的這些女孩子開始,潛移默化的改變一下女孩子們的生存現狀。

別的地方她沒那個能力去管,扶水縣這裡,地方小,人口少,與外頭的交流也不多。

以她如今的財力,和她在扶水縣的權利和地位,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想到這裡,宋玉善對管事學堂的重視程度又增加了幾分。

一直到管事學堂的招生工作全面完成,正式開學,教學工作進入正軌後,宋玉善才借道陰世,回到郡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