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只能儘可能的多攢一點,平時能不動用,就不動用。
而仙盟貢獻點雖然珍貴,但對於她自身來說,反而用處不是特別大。
畢竟她已經清清楚楚的知道,神海境之後,再突破,也只有死路一條了。
仙會洞天的前輩們,曾經那些驚才絕艷的修士,便是最好的例子。
拿到全部傳承後,宋玉善一點點的研讀著,想從其中尋找一些有助於她研究的東西。
創新艱難,一時無所得,她也不著急。
就這樣,一晃好幾年過去,快到師姐算出的時間了。
因為知道是第八年,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日子。
宋玉善和金叔在第七年底啟程返回扶水縣。
打算在扶水縣待整整一年,直到卦中的徒弟出現。
第410章 家鄉
這些年,宋玉善也不止一次的想過徒弟的事。
是何年歲?是男是女?是什麼樣的性子?天賦如何?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遇到?
全都一無所知。
但想必,能叫她起收徒的心思的,必定是非常好的孩子吧!
她懷著對徒弟的期待,前往了扶水縣。
飛到記憶中的地方的時候,宋玉善看著下面這座陌生的大城,最先冒出的想法是:「這是扶水縣城?」
下面的城池,城樓高聳,巍峨雄偉,街道寬敞,行人如織,青磚黛瓦,古樸莊重。
比記憶中的扶水縣城大了數倍,也新了數倍。
變化最大的要數碼頭。
寬敞的碼頭邊,停靠著好幾艘大船。
有客船,有商船。
要不是官山、扶水,變化不算大,還能看出過去的樣子,城門上赫然寫著「扶水縣」三個大字,宋玉善都不敢認了。
她忽然想起幾百年前,慶叔的來信。
說宋家書坊已經成了縣裡的支柱產業,縣城七成百姓,都在書坊中做工。
下面鄉鎮的百姓,在縣城打工賺了錢,也留在了縣城。
給員工的安置房不夠用了,廠房也不夠用了。
以前買的地,已經都用完了。
當時她大手一揮,就給扶水縣撥了一大筆錢,叫買地規劃新廠房和員工社區。
苦了什麼也不能苦了手下的人。
扶水縣的書坊,可是供應了九州陰世書局九成以上的書本紙張消耗啊!
後來好像是有回信說,書坊重新規劃,修繕擴建了扶水縣。
要不是今天看到,宋玉善都忘了這回事兒了。
雖然家鄉已經和記憶中不同了,但宋玉善卻為家鄉高興。
扶水縣的百姓,明顯比幾百年前,過得更好了。
「小姐你看?那處是什麼地方,好多人!」金叔指著城中一處街道說。
宋玉善看了過去。
那條街,真的人滿為患,十分顯眼。
而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是一面高高的院牆。
人們都等在院牆下。
還有縣衙的人在維持秩序,擁擠但並不混亂。
院牆屬於一個很大很大的院子,格局不像是宅院。
飛到那附近,看向院子大門上的牌匾,「管事學堂?」
管事學堂也擴建這麼大了?
宋玉善算了算今天的日子,明白這是在幹什麼了。
正要說什麼,就聽到一聲鑼響:
「管事學堂放榜啦!」
好幾個穿著同款服飾的人,在那高牆上,張貼了一張大大的紅紙。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
宋玉善這才跟金叔說:「這天是管事學堂招生放榜日。」
和最開始,想要上學,就可以報名,從啟蒙開始教起不同。
管事學院走上正軌後,就將蒙學堂從真正教各種管理知識的管事學院分了出去。
從此基礎啟蒙都在宋家蒙學堂上。
蒙學堂還是只要報名就可以上,學費只需要出課本和紙張筆墨的成本費,出不起,還可以賒帳。
但管事學堂卻增加了入學門檻,需要蒙學堂畢業,再通過管事學堂的考試後,才可以入學。
只是宋玉善也沒想到,管事學堂的入學考試放榜場面,竟然和縣試放榜有的一拼了。
可見管事學堂辦的有多成功了。
放榜沒多久,城中各處,就陸續放起了鞭炮,都是家裡有孩子被錄取了的人家。
整個縣城,都為管事學堂放榜這件事熱鬧著,慶祝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