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為系統續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路小跑鑽進醫館,李老大夫正在給人行針。

只是他上了年歲,時萋猜測他可能是有些老花。

經常要摸上幾下才能找准穴位。

見時萋又來了,他眉頭微挑,權當沒看見。

時萋自顧自搬了小馬扎坐過來,然後就安靜的在一旁瞧著李老大夫看診。

雖是福利性質的醫館,每天來看病的人也有限。

這時候如若不是太大的問題,一般都不會來看。

頭疼肚子疼的,忍一忍過去了,也就算了。

等排隊看診的病人都離去,時萋就拿出自己抄錄的藥經看。

李老大夫抽了抽嘴角:「這是開始背藥經了?我考考你。」

時萋就等著他呢,立刻合上書頁:「來。」

李老大夫眼皮微抬:「傷寒毀其腑,陽盛而陰衰,何解?」

陽盛指的右肺葉,陰衰則是左肺。這題李老大夫已經明明白白的說了是因為風寒感冒而引起的肺炎。

「先理風邪、清肺、潤肺、扶陽之藥。」

「陽火上沖神經,經脈滯澀,疲勞、昏沉、時發嘔吐不止,何解?」

時萋想了半晌才答:「先要安腦清血,引穢血下流成尿液放出而後補氣添神。」

他問的症狀有些籠統,有這些症狀的病因不少,若是背書的話簡單,確定是哪一病症才難。

李老大夫拍著腿嘆息:「老朽六十有九,時日不多矣。這個年紀遇到你這樣的好苗子,也不知能教多少。」

時萋頓時跪伏行大禮:「謝師父收我。」

李老大夫頓時哈哈大笑:「也不再要那些虛禮,你雖在醫道上有些天資,但也並不過人。又是女子,名聲尤為重要,行醫不便之處頗多,往後這條路可不好走。」

時萋心裡沒有那種枷鎖,並不覺得怎麼樣。

至於影響結婚。

大不了她繳稅唄。

又不是說十六不婚者死,若真是這樣的律令,她確實得重視。

交錢嘛,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大事。

雖然她現在也沒什麼錢。

李老大夫嘴裡說著不講究那些。

時萋還是倒了茶,恭恭敬敬的奉上。

又趁著天黑前到街上買了糕點給李老大夫包了封拜師禮。

李老大夫眉頭緊皺,片刻後又放鬆開來。

她一個慈幼局的小小孤女,攢些銅錢不易,何必花到這些虛禮上。

算了,小徒有這份心意,也是難得。

第40章 亂世流民10

即便慈幼局的孤兒被領養還會提供些補給。

也沒有多少人真的來領養孩子。

破敗的秩序重新建立,不是短短的一年半載就恢復元氣的。

興陽州一切看著繁榮,實際上人人心中忐忑。

生怕再一次被敵國攻進來。

這一年來除了兩個四五歲的大男童被領養走外,其他人依舊按部就班的生活學習。

至於咿呀學語的嬰兒,反而不受領養人歡迎。

此時的人即便需要領養孩子,也只考慮到好養活,很快就能為家裡出力。

而不是如後世一般,越小的越好被領養。

慈幼局裡的孩子來的多,走的早。

人數多了,規章制度也慢慢健全。

之前在書堂給他們講學的先生是個鬱郁不得志的老童生,因沒有別的營生才領了微薄的報酬來給孩童啟蒙。

如今夏知州又開辦了義學。

年滿七歲的男童就會被送到義學讀書。

而像時萋、麥芽這樣大年紀的姑娘,跟著慈幼局裡的先生上了一年學,草草認識些字也就要去織坊學手藝了。

女子要學的手藝,無非就是紡織和縫紉。

不過時萋自己給自己找了學藝的地方。

拜了李老大夫為師。

張管事覺得不妥,這樣特立獨行不方便統一管理。

還是牛大嬸多言了幾句,說以後有女子行醫,州府上的婦人看病接生都能便宜。

夏知州對人口之事上心,慈幼局裡出了善於產婦一道的女子,他定然欣喜。

張管事深思後認為有一定道理,這也算他治理有方,到時候也可在夏知州那兒提上一提。

跟著李老大夫學醫後沒多久,慈幼局裡的學堂便撤除了。

時萋能從早到晚的泡在醫館裡。

從背誦藥經,到識脈絡圖。

時而跟著藥童炮製藥草。

更多的時候是在師父看診時她旁聽。

她有天南星的本能,輕鬆識辨藥材,甚至能查探藥材的藥性。

對於藥材來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