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龐大的缺口,並不是私人力量就能夠填補的。
又一個寒冬過去,邊塞戰報傳到了興陽,周國軍隊大敗,連失兩城。
邊疆線直退到匆嶺。
離之甚遠的興陽州也有了危機感,鬧得人心惶惶。
曾經得益於政策好而定居於興陽的少部分商家,已經開始遷居了。
畢竟再好的政策都不如命重要。
且夏知州走後,還不一定換來什麼樣的官員。
上回敵國攻入,離興陽州只差百里。
他們冒不起這個風險。
時萋從寶祥齋拎著一包點心出來,街上的商販少了大半,路人皆是面有愁容形色匆匆。
距離吳將軍戰亡已過了半月有餘。
之前的繁榮景象肉眼可見蕭條下去。
往日裡需要排隊的寶祥齋如今門可羅雀。
「師父,是桂香酥酪,快嘗嘗。」
李老大夫挑著花白的眉毛:「怎麼又買這個,你賣的那點子草藥錢都快被你折騰光了吧!」
「還有呢,只是些點心怎就至於折騰光。您快吃,再多說一會就都進我肚子裡了。」說著從打開的紙包里捏了一塊往嘴裡塞。
李老大夫立刻伸出手:「你這渾丫頭,不是說孝敬師父的?休要和我搶。」
二人說笑著吃掉了小半包點心。
時萋把紙包摺疊好收到師父的櫃格中。
等過了年,李老大夫已七十有四。
在這個平均年齡不足五十的時代已經算是妥妥的高壽了。
老頭看著精神頭不錯,實際身體各器官已然衰敗。
胃口也不大如從前,每日餐食都吃不上兩口。
時萋這才變著法的哄他多吃點東西。
李老大夫心裡葉門清,可他願意配合徒弟,領了這份孝心。
第43章 亂世流民13
夏知州離開時,百姓夾道相送。
時萋與師兄們齊站路邊,隨著民眾的腳步,跟著夏知州的馬車一路往前走。
送行的隊伍一眼望去延伸到城外,夏知州與家眷在馬車中,聽到外面的動靜,探出頭來。
道路兩旁圍滿了人,卻給馬車讓出了寬敞的路。
眾人自發的跟隨在車後,無人擁擠推搡。
「各位鄉親父老,本官在興陽州任職的這些年,要多謝各位支持,信任。眾位不必繼續相送,都回去吧!」
「夏知州是好官!」
「夏知州是勤政愛民的好官!」
「……」
夏知州抹了抹眼角。
他所作所為,朝廷中人看不到,但百姓們看在眼裡。
這一刻百姓認可帶來的安慰勝過了朝堂中的失意。
他再次勸了幾次,百姓不為所動。
直至把人送到城外後,人群逐漸減少。
夏知州裝著家當的馬車邊慢慢被人塞滿了贈禮。
送了東西的人立刻離開,生怕被夏知州看到退回來。
隨著車隊遠去,逐漸看不清影子。
送別隊伍慢慢散去。
時萋和兩個師兄往回走,聽著身邊不少百姓嘆息聲。
大家是遺憾這樣的好官離開,也是為以後擔心。
有三兩成群的小聲嘀咕:「聽說新上任的官員已經在路上了。
這兩天就會到。
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別管是什麼官,能像夏知州一樣,把這整個州從破落治理成現在這樣的,萬中無一,只要別是貪官就行……」
李老大夫近兩年時常瞌睡,許是夜裡一直失眠,白日裡就更顯得精神不佳。
慈幼局裡大部分的病人都由徐青木、路遠山和時萋三人輪番坐診。
若是拿不準,師父就會撐起身子來瞧瞧。
對於還未及冠的少年坐診看病。
一開始的質疑聲也不少。
大部分家庭條件尚可的都轉頭去了別家醫館。
只有城外一些家裡窮困,卻又得了重病的農戶會來這裡看診。
相對比其他的醫館,慈安堂是官府督建的福利性醫館,看診的費用不到別家的一成。
窮苦人家,小病能忍則忍,直拖到忍受不住,才會進城來看一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